01
昨天看了@入江之鯨的《“我愛你,可我不想和你在一起。”》,@入江之鯨在文中敘述了她和母親在一起時諸多的小矛盾。
一言一行,一站一坐,我媽都有一套有一套的規矩,并且像唐僧念緊箍咒一樣念叨著讓我遵守。我當然知道她是“為我好”,但這些條條框框束縛得我喘不過氣來。
代溝也讓我們常常產生分歧。
@入江之鯨最后說:
我們有我們的生活,媽媽有媽媽的生活,本就不應該以親情為由,將兩個人的生活和價值觀強行綁定在一起。
如果沒那么幸運,那就給彼此一點距離吧,或許對雙方都好。
看完之后很有同感,我還留了言寫下了當時的感想。
活在兩個時代兩個世界,加上成年人都有的固執己見,其實沒辦法一起生活,保持距離,各自過好各自的生活。這樣看來,適當的距離才是每個人實現自由、彼此保持親密關系的關鍵。
02
這篇文章讓我聯想起了前兩天看的另外一篇講男女關系的文章,@lemon青檸檬的《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的在付出》。文章以一個為愛付出卻被劈腿的女孩的故事開始。
她所謂的付出一切是委屈自己,“成全”對方。
交往半年男朋友劈腿了,而且劈腿對象是一個在她看來長的比她丑、刁蠻任性愛顯擺的小女生。她崩潰了,不理解為啥付出了那么多,換來這樣的下場。她跑去質問男朋友。
男朋友給的理由是:我媽道德綁架了我25年,真的不想在找個媽綁架我后面的人生。
我很喜歡@lemon青檸檬這篇文章最后一個部分。
很多人強調在愛里不能沒了自我,連自己都(不)珍惜,何談得到他人的疼惜。穿著幾十塊衣服的女孩和穿著上千塊衣服的男生站在一起,本身就是不對等的,灰姑娘的幸福只會在故事里發生。現實中有,那也是兩個平等靈魂才能產生的。
我對這篇文章印象這么深,是因為我在這里也留言了。
這種付出,其實說白了就是自己和別人沒有劃清界限,付出擴大了自己的范圍,把別人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不希望別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這不是愛,這是自私!
03
一個是母女關系,一個是男女關系,這應該是人與人之間最典型的親密關系了。為什么在這樣親密關系中,大家都要相互親近,結果卻是相互傷害呢?
有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小故事,說的是“刺猬效應”。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里,兩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于距離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后來它們不斷相互之間的距離,終于找到了合適的位置,這樣既能夠互相之間取暖,而且很好地保護了對方。
在親密關系中,適當的距離是關鍵。既可以讓兩個人能夠感覺到對方的愛,同時又不會相互傷害到對方的底線。
無論是哪種關系,都是兩個個體之間的關系,關系的前提就是先要保證個體的獨立。每個獨立的個體都需要一定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不受侵犯的情況下,TA才能感覺到舒適、安定。一旦空間被侵犯,個體的安全感被打破,自我保護機制被啟動,當然會與侵入的個體發生沖突。
04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聯系是親情關系,源自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撫養子女長大成人,這是生物種族延續的天性。
父母容易以愛之名侵犯子女的空間,名義上,應該說從心里認為是為子女好,實際上希望控制著子女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小時候的學習、興趣,大一點的志愿、專業,再大的工作、婚姻。在社會新聞門類中,父母以死相逼不要創業、不要辭職等事情比比皆是,還有母親與兒媳吃醋、處處監視小兩口生活的也不在少數。
他們確實是為子女好,但是自己的判斷為出發點,沒有讓子女去過自己的想要的生活。這就是延伸了自己的范圍,把子女當做自己的一部分,當做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而非獨立的個體。這樣對于子女空間的侵犯,子女當然會反抗,最后造成了關系沖突。
還有另外一種父母與子女的沖突,是雙方的觀念不同。這可能基于性格、生活習慣、時間代溝等,使雙方無法長時間相處。
其實,有時候想想,如果沒有親情這層關系,可能很多父母和子女壓根就沒有成為其他親密關系的可能。就如同@入江之鯨所言,這比客戶關系難多了,因為,如果父母只是客戶,早就拉黑了事,怎么還有啰嗦的空間?
其實,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那是非常偉大、不求回報。但即使如此,這樣親密的關系,也還是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夠讓母慈子孝,闔家共享天倫之樂。
記得有個說法,是與父母最合適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既能夠常相見,又不用長相處,各自去忙自己的生活,按自己的想法過自己的日子。
05
兩性關系是基于愛情的,其實這也是生物種類繁衍的根本,沒有男女的結合也就沒有下一代。
那男女關系的距離如何?在張德芬公眾號的一篇文章《親密關系中最好的距離……》里有一句話:
所以親密關系之間一定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讓彼此心里上的依賴減到合理的程度。那就是:我沒有你也可以活,你沒有我也可以過得很好,但是我們彼此知道,我們在一起是會為彼此加分的——我們是陪伴,不是依賴。
愛可以,但不能放棄自我,不能強迫要求對方,不能妄想控制對方。找不到雙方相處的邊界,這樣的親密關系是無法維持的。父母與子女的親密關系是親情維系著,這改變不了。但男女關系是愛情維系著,任何一方不舒服,這個關系就斷了。
兩個人在一起,只為了生活得更好。
06
愛就是讓自己更幸福,讓對方更幸福。既不能委屈自己,也不能侵害對方,找到相處的適當距離。
達不到這個目的,能盡快掙脫就盡快掙脫吧。即使是對父母,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畢竟生活是自己的,而最終父母還會是父母;而男女朋友,當斷則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