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高手皆寂寞,生于三國亂世的曹操在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曾經(jīng)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個中滋味,非一般人能體會。林俊杰的歌唱的好:“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既然當(dāng)世無英雄,那曹操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
作為不世出的英雄,他超然于歷史洪流之外,冷眼旁觀,用他出類拔萃的軍事才能和領(lǐng)導(dǎo)力來翻云覆雨,撥弄風(fēng)云。在三國時期,曹操基本上是沒用真正的朋友的。一般人在他這里,只能被當(dāng)作一顆愚蠢低級的棋子。
例如有一次,曹操打仗軍糧不多了,不夠分發(fā)給士兵的,他找管事的人商量問:“這該怎么辦呢?”管事的人太不了解曹操了,他出了個騷主意:“我們把大簍子換成小簍子,用小簍子分。”曹操同意了,后天軍中因為這件事要鬧事,曹操對管事的人說:“這個注意是你出的,現(xiàn)在得借你的頭來平息眾怒,不然這事就過不去。”于是就把管事的人殺了,把頭高懸在營門上。罪名是:用小簍子換大簍子,偷盜軍糧,依法斬首示眾。
他小的時候就通過耍佯裝中風(fēng)來離間父親和叔父的關(guān)系,其他還有我們熟知的割發(fā)代首,望梅止渴等等事例。罵曹操的人把曹操的人品總結(jié)為四個字:酷虐變詐。那是因為人們不懂曹操的價值觀。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曹操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慧。他的價值觀非常現(xiàn)代化。即:只有同等級的對手才可能成為朋友,英雄惜英雄,對其他凡夫俗子不屑一顧。所以不是曹操為人酷虐變詐,而是普通人真的沒有讓曹操去從心底里去尊重去重視的資格啊!曹操對自己真正的朋友,是很友好,很在意的。
那么三國時期誰才是曹操的真正朋友呢?我們可以通過曹操異乎常人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來。
第一個當(dāng)屬橋玄。橋玄在歷史上的事功不多,有點類似于隱士,畢竟身處亂世,明哲保身也不為過。橋玄去世后只留下了一身美德:清廉,他去世時家里非常貧窮,棺材都買不起;意志堅定,謙恭下士。
但曹操對他的態(tài)度呢?橋玄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托付給曹操,曹操盡力去照顧,在他去世之后寫祭文追悼他。這祭文中提到兩個人的玩笑話:”哪天我死了,你經(jīng)過我的墳,一定要帶一只雞和一壇酒給我,不然過去的時候肚子疼可別怪我。“
這件事說明了什么呢?第一,兩個人的相處是非常自然默契的,感情融洽深厚,這樣才能說這樣的話。而曹操在祭文中提及,證明曹操這祭文并不是收買人心的作秀,而是融入了感情的。大英雄曹操是很少動感情的。所以,橋玄是曹操的真正朋友。
橋玄為什么夠資格成為曹操的朋友?雖然他沒在歷史上留下赫赫事功,但他的智慧依然耀眼。首先,他在曹操是個無名小卒時預(yù)言次子必成非凡大器,把老婆孩子托付給他;其次,因為曹操沒有名氣,他建議曹操結(jié)交許子將。果然,曹操拜訪許子將之后,得到那句流傳千古的評語:”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于是曹操聲名大振。這一切都在橋玄的預(yù)測之內(nèi)。
三國中,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本事呢?因此,橋玄夠資格成為曹操真正的朋友。
第二位是王必。王必是曹操的長史,是曹操的下屬。這個人智慧平平,但他以自己精金美玉的人品成為曹操對信任的人。因為他一句話,曹操殺了呂布;曹操出去打仗,把自己的大本營許昌全權(quán)托付給他。曹操這樣評價他: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曹操性格特點之一就是多疑,可是王必的多年的死忠與默默付出使自己成為了曹操最信任的人。
對于多疑的人,這個世界危機四伏,因此能有個絕對信賴的人,是多么可貴。多多少少,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人。而曹操對王必的珍惜與重視,從王必之死可見一斑。
太醫(yī)令吉本造反放火燒了王必的大營。王必雖然逃生,但受了傷,后來傷口惡化就去世了。曹操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的生氣。他把文武百官召集起來,讓當(dāng)時參與救火的人站到左邊,袖手旁觀的人站到右邊,大家為求生都站到左邊去。曹操心理變態(tài)的認(rèn)為:救火的人肯定不是去救火,而是去幫著造反去了。于是他把站到左邊的人都?xì)⒌袅恕?/p>
這一切全憑臆測,毫無根據(jù)和邏輯,這多像一個丟了玩具而無理取鬧的孩子。又或者是世界新增的那分寂寞與無措讓他冷酷到失去邏輯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或者他寧可錯殺不可錯放?只要有一點嫌疑,只有死路一條。不過也只有好朋友的死,才能令曹操情緒有所波動吧。
一切都不得而知了,不是英雄,不懂寂寞,我只是一介凡夫而已。而縱覽曹操一生,真正的好朋友,恐怕也只是這個數(shù)了。這確實是很寂寞的。
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