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雪塵
我的理解是:干的不爽,誰愛干干去,反正我不干了!
有一好友剛辭職,而且是放著年薪十萬不要,也要辭職。你可能覺得年薪十萬不算錢,但放在一個業余碼字人身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按一篇文1000字計算,副刊一篇稿費40元,你算算,每個月要碼多少字,才能掙到一萬?有人說這么好的事你不干,你腦子進水了?還是被門擠了?
她的回答是,我喜歡多掙錢,但我更喜歡用正當的方式掙錢。
辭職時,老總苦口婆心對她說,離開公司,你將一無所有,更別提掙錢了。但她還是選擇了辭職。用她的話說,受夠了。
在我印象里,工作,就要干一輩子。就像我的父親,學醫的,今年87歲,到了81歲,才離開了自己的辦公室。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根本沒有“辭職"這個詞。
但在如今時代,辭職,已經不再陌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而一千個員工離職,就有一千種離職的原因。雖然創業艱難,工作難找,可大家為什么還要辭職呢?我們用幾個小故事解讀一下:
1
一女朋友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很累,不過收入也的確不菲。一次意外懷孕,需要進行流產手術,向上司請假。上司也是個女的,聽了她的理由后,一臉驚訝:“流產這點小事你也請假?我年輕那會,上午流產下午就去跑客戶,一點也沒礙事。現在馬上月底了,正是沖銷售量的時候,你可不能在關鍵的時刻掉鏈子!”朋友聽完,摔門而去。
離職診斷:公司不近人情,沒有人情味。
做手術的假都不給,有事請假豈不是更難?或者是直接找各種理由把你攆出公司。這樣的公司的確是不用再待下去,否則遲早小命都沒了。一個沒有人情味的公司,只會想方設法榨干你最后一滴血,想保命的,請三思后,再決定去留。
2
表妹畢業后,曾去了上海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開始還挺開心,但后來發現交給她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天天加班成了常態。她找負責人要人手,負責人說,一個人就能干的工作,為什么要兩人干?會增加無謂的成本。
表妹說,成本是省下來了,我也快累成死狗了。
讓員工一個人干三個人的工作,已經夠剝削,更讓表妹生氣的是,答應漲薪的事一拖再拖。最后直接來了句:你不干,有的是人來干。
表妹說,誰愛干誰干,反正我不干了。
離職診斷:只把員工當牛當馬,就是不肯漲工資。
既要馬兒跑得快,又不給馬兒吃夠草。你叫馬兒怎么受得了?
加薪,是對一個人工作成績的肯定方式。白干活,不加薪,跟資本家有什么區別呢?這樣的公司越早辭職越好。
3
前幾年,曾在一家網上公司兼職。剛加入時,老板信誓旦旦跟我說,前景如何如何好。他要把公司打造成國內第一,而他就是未來的馬云第二。他說,只要你好好干,不但分紅,還送股份。
這好事,讓我內心激動了很久。然而幾年過去了,我依然沒有見到半毛錢分紅。
有朋友問我,公司有沒有給你交五險一金,網上公司,哪有這些啊!
離職診斷:公司制度不完善,看不到發展前景。
有個朋友說,在網上求職一定要慎重。遇到一個懂經營的老板算你幸運,如果遇到一個自以為是,又不懂裝懂,規章制度說變就變,說改就改的老板,這樣的公司,遲早完蛋,何談發展。
這樣的公司,我想不出還有什么理由繼續耗下去。憑情懷嗎?可是情懷能當飯吃嗎?能租房免費嗎?
4
因為如今的工作,不再是終身制,所以辭職重新再找工作,成了一種常態。
鄰居馬叔,曾在一家企業上班二十幾年,從一個普通職員,終于做到了副經理的位置。而經理馬上到了退休年齡,馬叔覺得自己終于能熬出頭了。但沒想到,上面直接空降了一名年輕經理。
可能因為年齡代溝問題,馬叔跟這個新領導總是不對付。每次老馬提的方案建議都被否掉,即使加班加點策劃出來的方案,也免不了被pass的命運。
馬叔提出申請調崗,沒有批準,馬叔最終選擇了離職。現在他在一家新公司上班,因為經驗豐富,受到了領導器重,很快就升職加薪。如今工作得有滋有味。
離職診斷:上下級相處不好,工作太壓抑。
一周上班五天,我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工作環境里。上下級和同事,是我們打交道最多的人。
如果天天在一個自己“討厭”的人眼皮子底下做事,可想而知這種尷尬與痛苦。我非常佩服馬叔,這個年齡還敢辭職再找工作。馬叔說,找工作不易,但也沒必要委屈自己,干得不爽,那就換!
5
我碼了十年字,成功地從一個寫作小白,混跡成了導師,點評師。但考慮再三,我還是決定辭職。
我知道創業艱難,但不用再看任何人臉色。經過小伙伴們努力,干聊課也終于成功上線。
說起如今流行的網上教學,有人覺得,只要忽悠她們交完費,掙到錢就完事了,我管你學會學不會。而我覺得,無論4250元的天價課程,還是1元的推廣課,都應該讓學員真正有所收獲。否則,忽悠,只能一時,不可能一世。
理念不同,絕對沒辦法攜手前行,所以只能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