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1688 字 | 建議閱讀 3 分鐘
投資自我,是人生最劃算的生意了??墒?,我們卻一直邁不開腳,習慣了先看看,再行動。我們習慣于觀察,因為這樣風險看上去更小,我們希望通過觀察,發現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結果往往是規律沒發現,卻浪費了是最寶貴的資源——注意力,順帶浪費了次寶貴的資源——時間。
而先看看,再行動,就是我們常說的隨大流的做法——別人都沒有開始行動,我要先看看,再決定要不要行動。這篇文章也沒有多少人看,那我先等一段時間,看看要不要看。別人都說那支股票會跌,我再等等,看看會不會跌。
于是,我們習慣跟在別人后面跑,也不知道別人要跑向哪里,覺得先跑著總不會錯吧。就這樣,別人跑錯一步,我們也跑錯一步,別人跑遲一步,我們也跑遲一步。
我們在這樣的奔跑中,不斷地錯失一次又一次的機會,看著機會一次又一次的溜走。
透視自己
我們喜歡隨大流,覺得隨大流總是安全的,畢竟這么多人都選擇隨大流了。可本質上,真的隨大流就是正確的嗎?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大錯特錯。你可以罵我,但是,我就是說隨大流,就是大錯特錯。
看看身邊的健身達人,看看身邊的高手,哪一個不是特立獨行的在不斷自己,讓自己成長??赡苡行┦率窃诎禃r間里完成的,我們根本看不到,我們總是覺得別人好像沒有做什么,其實,別人一直在特立獨行罷了。
不要總想著隨大流,隨大流,最后的結果都是被大流所淹沒。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只有要靠我們自己去鍛煉,我們的頭腦也只能靠我們自己去磨煉。沒有人幫助我們,有時連我們的大腦自己都會懶惰怠工。
透視自己,我們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然后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不斷打磨自己的知識,讓自己不斷成長。
不要總是說
所謂的一步錯步步錯,更多的是不愿面對自己的選擇失誤,自己的方法失誤,選擇繼續欺騙自己,繼續錯下去。我們總是希望別人替我們思考,總是希望別人替我們做決定,我們最好不決定,最好直接收割果實最好了。
世界上要是有這樣的便宜可以撿,那也不會有這么多人在苦苦尋求改變自己的方法了。
而一步遲步步遲,更是不愿接受自己原來可以這么的懶惰,每天想著,只要重復今天,明天就會自動變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永遠希望有人幫我們去實踐,然后告訴我們
就好像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以后,有人講風涼話,說這有什么了不起呢,你把船一直向西開,一路開一路開,坐了帆船走走走,走到了前面有陸地,那就是美國(洲)了嘛,有什么了不起呢?誰都會啊。
這時候,哥倫布就拿出來一個雞蛋,說你把這個雞蛋立起來,事實上雞蛋是可以立起來的,只要你有耐心,總有一天可以把它立起來,可是如果沒有耐心,沒有工夫,你就立不起來它,因為時間不夠。
講風涼話的人立不起來,哥倫布就把這個蛋拿起來,輕輕地敲了一下,把下面敲破一點點,然后就放在桌子上面,立起來了。講風涼話的人說,這怎么算呢?你把雞蛋敲破了立起來怎么算呢?哥倫布說,既然敲破了可以立起來,為什么你不立呢?同樣的理由,如果說坐了帆船向西走就可以發現美洲,為什么你不坐帆船向西走呢?
所以,不要一步錯步步錯,要及時糾正反思,要正確的步步前行,要像哥倫布一樣,說了要做就去做,不然就不要說。
更不要一步遲步步遲,要相信積累從現在開始,一點都不晚,如果繼續浪費時間,真的就是浪費生命。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不是廢話,是真正的真理。
開始特立獨行
當我們真的說到做到,就慢慢培養了我們的耐心,我們就知道學習有周期,哪些階段該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遇見困難怎么辦。這都是我們開始特立獨行后會面臨的問題。
比如,持續寫作,就不會每天都要求自己有靈感,而是持續的寫,天天寫,寫得再爛也要寫,這樣才能不斷整理自己的思考,發現自己是因為輸入不夠寫不出來,還是因為轉化不夠素材引用不夠好,還是因為輸出時沒有注意寫作技巧。
而這些都是通過不斷踐行反饋獲得的,也會遇見一步錯步步錯,但是這是就會發現自己的步步錯的問題,可以修正,就算現在一步遲了,但是,已經開始上路,就不會步步遲了,至少在補課,至少在不斷從目標前進。
持續踐行
最后,還是那句話,持續踐行,從每天完成一件事開始,一件你真正想要完成的事。
版權聲明:
本文在微信公眾號首發:
說言風語(bise-talk)
本文無需授權即可轉載。
本文所有圖片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