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是一個心理醫(yī)生派克所做。派克地理比擬人的心理,認為人的心靈最好像地圖,只有時時更新才能為我們所用。該書由自律、愛和宗教成長三個部分組成:
自律,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
愛,人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認識
成長與宗教,人對人自身的認識
作者以他的患者作為佐證,列舉出了人們對以上三類事物的錯誤認識,并認為痛苦和問題是現(xiàn)實世界、人際關系和自身的常態(tài),我們必須通過不斷破除對以往的認識,在解決問題中得到成長,建立新的認識。因此,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破舊立新是《少有人走的路》為我們指出的一條路。
不能破舊立新的根源#
大道至簡是我很久以前聽過的一個道理,即越深刻的道理越是簡單。然而,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更快更強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習慣,我們匆忙地奔波在不同的路上,對這些簡單而深刻的道理視而不見。翻開時下流行的暢銷書,被瘋狂轉發(fā)的微博、微信,博客,都在重復這些簡單而深刻的道理:面對問題,付出,解決問題是遭遇困境的唯一途徑。但是在閱讀這些問題之后,我們?nèi)匀挥兄瑯拥目鄲?,為什么?因為知行不一致?strong>我們總在聽到這些道理之后暗下決心,卻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措手不及,成為了懂得很多道理卻不懂得如何生活的可憐人。
我們需要在精神上勵志,但更需要在行動上實踐,然后根據(jù)個人情況總結修正。因為道理簡單是因為其囊括萬物,沒有照顧到每個人情況的不同。這也成為了我們難以復制別人的經(jīng)驗的原因。當我們切實行動,我們才能知道如此簡單的道理要做到竟然如此艱難。古人早已說過“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走出自己設置的障礙#
電影《雨人》講述了兩兄弟的故事,他們一個自閉,一個正常,但同樣對世界,對他人高度防備,最終他們在相處中破除了防備,成為真正的兄弟。雨人以雨隔絕了世界與他人,但是他的世界滿是雨滴。正如《雨人》中的兩兄弟,我們因為的經(jīng)歷形成了對世界、人際關系和自身的一些認識,然而隨著世界的變遷、人際關系的變化和我們自身的成長的需要,我們?nèi)匀还淌刂@些過時的認識不放,讓這些過時的認識成為我們成長進步的障礙。與時俱進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幾乎人人都知道,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過程:學習,反思,認識到我們自身的認識和外部世界的變化,否認我們以往的認識,修正我們以往的認識,甚至建立新的認識。 重新認識我們的認識,重視簡單的道理并付出,是《少有人走的路》給我最深刻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