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片的電影,對于步入中年的我,印象中只有兒時百看不厭的《小兵張嘎》。已經有滄桑的歷史感了。
沒有想到會被這部1957年上映的《控方證人》,又一部黑白片超級吸引。當遭豆瓣評論的蠱惑從網上下載了這部電影后,點擊播放,看到是黑白片,內心就開始抵觸這種代表封塵時間味道的影片。
稍微堅持了一下,便被深深的吸引了。
影片的內容很簡單,倫敦著名的律師韋菲爵士,接受心臟病治療剛出院在家休養(yǎng),身邊的護士,管家無微不至的照顧,卻沒有為當事人沃爾為獲得遺產而殺人的案件,進行無罪辯護而興奮。沃爾深愛的妻子克里斯丁卻表現淡薄,讓韋菲感到背后另有隱情......
真的很感謝這部影片字幕翻譯,對于我這種不諳外語的人,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這部片子最精彩的庭審辯護,
語言的力量通過文字,把我拉入緊張不失風趣,嚴謹不失人情的辯護。
環(huán)環(huán)入扣的語言描述,完全帶動觀眾以及陪審團的思路。律師通過語言還原事實,引導審判的結果。
早期的黑白片,無法通過優(yōu)美風景和場景切換等手法來表現劇情,突出張力。因此人物傳神的演技以及精彩的對白,是吸引觀眾的主要方面。
影片的結尾也是一波三折。當韋菲為了正義,成功為沃爾洗脫罪名。在法律下,證實了沃爾的無罪,當庭釋放。事實上,是他妻子克里斯丁的庇護,犧牲自己名譽,背負負心的指責,幫助沃爾做偽證。一個女人只要陷入深愛,真的什么都可以舍棄。
可是,當庭審結束,我們卻看到沃爾背信棄義丑惡的嘴臉。當克里斯丁用匕首插入沃爾的心臟后,我感受到的是惡人被懲治的快感。而不是因為犯罪而要繩之以法的糾察。
值得深思的是:過度強調法庭的程序爭議,很可能讓本應伏法的犯罪分子逃脫法律制裁。法律最終是追求程序正義還是事實正義?這個矛盾,其實到現在也無法解決。道德可以審判,卻無法緝兇。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早晚都可以昭雪!所有的審判,在時間中,也許是最真實的判官!一如這部《控方證人》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依然一直精彩!
201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