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向我討教如何教育子女,大概她們認為我的兒女都比較優秀的緣故吧。說實話我還真不知道從何說起。拖的時間長了,別人以為我保守,無奈,大道理我不會說,就分享一下生活中的幾個小故事吧,也許對你們家庭教育有所啟發和幫助。
家庭是講愛的地方。愛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梁,也是一種財富的儲蓄。它讓你和你身邊的人感情更純真,也讓這個世界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愛就是耐心地陪伴
小M膽小怕黑。上學,要經過一條長長的路,爸爸早早起床,做好早餐,催女兒吃完后送她到校門口,這一送就是幼兒園三年,小學六年,不管刮風下雨,數九寒天。等上了中學,女兒寄宿,上學時送走,禮拜天接回,回回如此。如今都上高中了,不用每次接送了。
這不,小M帶回來一大堆臟衣服和作業。母親去洗衣服,女兒打開書去寫作業了,爸爸坐沙發上看書去了。大家各自做各自的,寧靜的夜晚,柔和的燈光,溫暖的家。"爸~,我不會做!"女兒一聲喊叫打破這安寧,爸爸合上書,站起身,活動一下四肢,徑直來到女兒身邊問:“我看,是什么題?"女兒皺著眉頭,站起來:“生物"。爸爸看了看說:“我也不會,要不歇會兒?"
父女倆玩起了打手背的游戲。Ta們的手在一伸,一拍,一躲,一縮中輪回。笑聲在房間里回蕩~~
爸爸說:“來,再看看那道題"。
(二)愛就是讓孩子勞動。
自己的書包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上學要帶的零食、水果、衣物、書本自己動手。我們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自主思考的能力,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全能保姆“型的媽媽,幫孩子把一切事情都做好,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看似愛孩子,實則是害了孩子。
(三)愛就是細心地開導
小S在學校受了委屈,回家在父母面前大哭,媽媽問明情況,原來是同學沒經過小S的同意,就拿了她的鑰匙開了她的柜子,并在他柜子里肆意亂翻,說是看他帶了什么好吃的。小S覺得同學無視她的存在,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又不知道如何來維護,雖然沒有什么損失,但畢竟這是她頭一次遇到,氣憤加委屈,只好自己流淚。
同樣一件事,爸爸說:“屁大點兒事,有什么好哭的?那么大了,自己的事自己不會處理?"媽媽說:“咱有理的事兒,要理直氣壯,指出別人的錯誤,要求道歉。不能哭,不能軟懦,要不還會有下一次。如果他胡攪蠻纏,你可以去找老師或同學幫助,千萬別自己生氣。"小S這才不哭了。
(四)愛就是鼓勵和肯定
期末考試,小H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棒回來獎狀和獎品,父母很高興。爸爸親自下廚:紅燒豬肉,雞塊燉土豆,清蒸鯉魚,韭萊炒雞蛋……都是孩子愛吃的菜。媽媽則買回來一大堆水果和零食,專門為孩子開了家庭慶祝會。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是對孩子辛苦學習取得好成績的鼓勵和肯定,是對孩子的尊重,是讓孩子繼續努力,繼續進步的動力。
(五)愛就是批評和拒絕
當孩子做了錯事,說了不該說的話,是要受到批評的,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我們應該拒絕。不能一味地嬌慣,順從。嬌子如殺子。
小W沉迷于游戲,顧不上吃飯,顧不上寫作業,爸爸走過來關掉電腦,并嚴厲地批評小W。小W見班里同學有手機,就央求媽媽給買一個,媽媽征求了學校老師的意見,拒絕了小W。
(六)愛就是嘮叨
"孩子,吃好喝好,注意身體。身體好,才能學習好。"
"孩子,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沉默。"
"孩子,遇到困難時,告一聲,你不是孤軍奮戰,爸爸媽媽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
"孩子,選擇正確的方向比埋頭努力更重要,抬頭看清腳下的路。"
"孩子,失敗并不可怕,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反思改進,你一定會取得成功。"
"孩子,就算全世界拋棄了你,父母依然愛你。"
……
父愛無言,母愛有聲。讓我們用愛的力量點亮恒善之光。我們從日常的言行舉止中,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愛,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步伐越走越穩,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