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熱門上的兩篇文章《農村的孩子不應該讀太多書》、《農村的孩子應該多讀書》引起了大家對農村孩子讀書問題的討論,坦白講,我都只是粗略看了一遍,不想發表任何言論,但是因為長期和讀書少的農村孩子打交道的緣故,我想聊聊他們的現狀。
我是農村孩子,在我老家,有很多沒怎么上過學讀過書的孩子;畢業之后,我一直在服裝廠從事HR工作,幾乎每天都要和一線車間工人打交道,他們之中99%都是沒怎么上過學讀過書的農村孩子。
一、工作選擇和工作現狀
(一)、農村現在耕地已經很少,除非考上公務員教師,其他基本無工作機會,那么他們要養活自己,就必須走出農村去找工作,但是因為學歷要求,他們可選擇的工作機會其實很少,現行人才市場以及各大招聘網站展示的招聘信息幾乎都要求學歷,最低大專起,當然,也有極少數技術工種不作要求,但是要注意的是,他們對個人的技術水平要求極其高。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沒有學歷沒怎么讀過書的孩子,只能通過熟人介紹或者勞務中介去尋找工作,那么,一般情況下,他們會從事哪些工作呢?
1、進廠:服飾類廠,電子類廠,食品類廠,重工類廠,保溫杯廠,印刷廠……一切需要體力勞動者的廠都是他們的選擇。
2、技術學徒:美容美發,廚師,汽修,水電裝潢,司機,挖機……
3、服務行業:商場餐館酒店等等服務員,保安……
4、農民工
5、跟隨父母做小生意
(二)、工作現狀分析,以我所工作過的服裝廠為例:
1、工作時間:每天幾乎都在十小時以上,一個月能正常休息4天已屬不易,單子貨大期緊的時候,一月休息2天實屬萬幸,通宵加班都有可能。據我所知,有一家服裝廠一月只休息1天,新年開工時,就把12個月的月休息日標記張貼。請假是奢侈行為,請假1天,扣全勤扣補貼扣工分,甚至影響年終評優。
2、工作內容:流水線單道工序,或者整件,不管是哪一種,都要一直坐著(個別輔助工序需要一直站著),長此以往,很多員工都有肩脖腰腿的毛病。另外工作環境也很差,一層樓要坐到三四百人,就像上學時候那樣擁擠的座位,噪音非常大,到處都是飛絮,地上都是碎布條。
3、薪資福利:有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之分,但總體實發工資差不多,月平均工資在4000-8000之間是大多數,極少數人月入過萬,學徒工或者新手基本在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至4000之間。社會保險只是少數人的福利,提拔晉升、培訓學習這些機會,呵呵,心里想想算了,別當真。
4、職業前景:在一個廠安安分分熬上幾年,也許能當上小組主管,或者轉質檢工藝,然后做質檢或者工藝主管,他們跟工人相比,其實差別也不是很大;車間主任或廠長不是不可能,但是那個幾率真的很小很小,實現以上還有個條件,就是這個廠的老板親戚不多,老板愿意相信外人的情況下。其實制造業的員工流失率非常高,開工一天能入職幾百人,五一十一、暑假寒假一天能離職幾百人都是正常現象,那么這些人到哪里去了呢,通過他們的圈子和熟人,在他們知道的廠家里輪流轉。
(三)其他行業如美容美發、廚師、保安、服務員等等,我不熟悉就不再分析,但是基本上什么工作狀態,我想大家平時也會有接觸,自己心里都有底,至于農民工,更無需多言。
另外提一下,富士康的流水線上早已經不僅僅只有沒學歷的農村孩子,大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已經有相當比重。
二、婚姻家庭
(一)早婚早育
在和車間女孩接觸過程中,最常見的震驚在于,這個女孩子看起來只有十幾歲,或者實際年齡也才二十三四,但是,她們最大的孩子可能已經六七歲了。
廠里人多,16-25歲之間的工人比例最大,在感情上的發展進度和變化速率,快得你想象不到,草率和隨意的真能刺痛你的心臟,我見過的太多太多了,可是每一次當我聽說哪個才16歲的小姑娘跟一個16歲的男孩子認識不到一個月就同居了,去流了孩子了,或者已經把孩子生下了,或者跟哪個男孩子私奔了,哪個孩子的家長又帶著警察過來找人了,心底都是深深的悲哀,更深的悲哀還不止如此,而是這些事情在他們的認知里面來說:不是大事!以及發生之頻繁!
我總是跟同事說,這要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打斷他的腿,可是,這樣能解決什么問題呢?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我的孩子,一定要上大學,在16歲到22歲這期間最美好的年齡,應該在學校里,和書本、和知識、和夢想在一起。
當然,有人一定會說,大學里,不照樣有愛情同居,有墮胎流產,可是,親愛的,當那些墮胎流產,和人私奔的事情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憑良心說,你真的一點都不介意嗎?
其實,我只想說的是概率問題,這些事情是發生車間工人身上多,還是大學生身上多呢?
(二)孩子教育
很多人從農村出來,在外面沒有屬于自己的家,有了孩子,不能時時帶在身邊,即便想帶在身邊,可是因為廠里的工作時間制度,也不能時時照看孩子;所以,只能放在老家,由父母親戚撫養,成為留守兒童;農村的學校教育本就落后,這些留守兒童既享受不到父母的疼愛,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們的心理成長、人生成長,很可能又在重復父母的老路。
即便自己有機會教育孩子,但是現在的時代變化之大,知識的更新之快,對于這些沒有上過學讀過書的父母來說,接受程度和速度甚至還不如孩子,甚至他們自己還是孩子還是未成年,還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三觀和思想體系,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可是這樣的他們,怎么成為最好的老師?
因為做HR的關系,經常要和車間工人打交道,他們很多人很多字都不會寫,入職表格都看不懂,恨不能每個空都需要你告訴他填什么,給她一個模板她能把模板上的“張三”個人簡歷從頭到尾抄一遍,公司的很多制度政策,你需要逐字逐句的解釋給她聽,理解能力,邏輯性,真的差到你沒脾氣,這跟學歷沒有關系,但是好像也有那么一點關系。
今天,我講的很多事情都是從概率上來講,都不絕對,我只描述現狀,大部分的存在事實情況。
三、愛好興趣以及消遣交際
很多廠家現在都搬到工業園里,實行封閉式管理,工業園一般都在市郊,商店銀行餐館數量少,商品質量低劣,衛生條件極差,工業園內也有這些基礎生活設施,但是價格比之正規商場要高出很多,其他娛樂設施基本沒有。
因為工作出勤制度,他們一般在夜晚下班后(最早也在九點以后),才有時間放松一下,無非就是玩玩手機,聊聊微信QQ,看看電視,打打牌,然后又早早休息,第二天又是一整天的體力勞動。
讀書、學習新知識、輔修學歷,到現在為止,不管是我老家的那些沒有上過學讀過書的孩子,還是我在工廠里接觸到的工人,沒有一個人有這樣的興致,我想肯定也有,但是幾率怕是很小很小吧。
他們的交際圈子,朋友層次,基本上也是和他們差不多。在公司里,車間工人和行管職能部門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涇渭分明,因為工作崗位價值、接觸的人群、教育、知識面、眼界、素養、圈子都不相同,他們不可能打成一片。
車間工人本身因為工種、出身、學歷問題,對行管人員,要么謙遜到自卑討好,要么自尊心強到仇視的地步;很多員工一走進行管辦公室,就沒來由的底氣不足,說話很小聲很小心,見誰都叫領導,那種唯唯諾諾的討好自卑樣子,真的叫人看著難受。也有小部分員工比較嫉妒仇視行管,最常說的就是上過大學有什么了不起啊,一天坐在那里打電腦能干出什么事?
當然,也有若干行管人員,相當膈應看不起車間工人,不愿意和他們為伍。總之就是,車間工人在人身尊嚴,認同感等等方面,不管是自身菲薄,還是他人歧視,都處于弱勢的一方,不管他們自己,或者是你承認不承認。
每年過年回農村老家,親戚們在一起,你一定會看到,肯定是上過大學的孩子在一起玩,沒有上過大學的在一起玩,雖然彼此的界限并不是因為刻意劃分,但是往往聊不了幾句,就會自動組成各自的團體,而沒有上過大學的那一撥要承受親戚們善意的調侃或者對比,當年,當他們認為不讀書也可以創出一片天的豪情,會因為這幾年在外面受到的苦、選擇狹窄、機會稀少而后悔,我的幾個表弟都曾親口對我說:他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早早從學校退學,而沒有讀到書。
四、理想和未來
其實,不能說是理想,確切一點應該稱人生目標,他們的人生目標就是賺大錢、買車蓋房子、娶媳婦,其實,這好像也是上過大學的孩子的目標,但是不同之處在于,上過大學的孩子,不僅僅只有人生目標,他們還有各自或張揚或深藏的理想情懷。
先不說理想,只說說這個人生目標,現在的農村幾乎家家都是樓房,不論是外觀還是內裝修,跟城市里面的沒有差別,不少家庭也添置了汽車,媳婦娶得早,孩子生的也早,可以說,他們的目標其實已經實現了,那么,接下來要干什么呢?
其實,還是要出去打工,這樣,就又回到了第一個關于工作選擇的問題,這是一個死循環。
當然,的確有人沒有上過學讀過書依然能夠脫離體力勞動和服務行業,贏得人生尊嚴,但是這種畢竟還是是鳳毛麟角的事情,概率太小。
當然,上過大學的孩子,也不見得就能夠找到很好的工作,實現人生目標、個人理想,但是不論怎么講,還是要比那些沒有上過學讀過書的孩子多一些選擇、機會、認同、尊嚴等等。
農村的孩子還是要多讀書,這個社會總是要向著文明社會的方向發展,人人都要接受高等教育必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不能因為外部環境的惡劣,就要放棄對美好對理想對信仰的追求。
最后,我要引用一下劉同對于“為什么要上大學”這個問題的回答,來結束這篇文章:讀大學的價值在于,能認識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學會如何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輩子也不會交往,能遇見并解決的困惑,從而開始形成自己的原則,開始懂得拒絕。讀大學的價值也在于你明白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人,你開始會有靠近的動力。讀書,不是為了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