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好幾篇寫窮人思維的文章,大都有站著說話腰不疼的嫌疑。用富人思維來看窮人,顯然是不客觀的,至少我以為,若要懂得窮人思維,先要懂得窮人的困境。
窮人的困境在哪里?不在于三餐一宿,也不在于買不買得起華服、珠寶,而是喪失了話語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
前者非常好理解,舉個例子:其實你真的不喜歡車,也不喜歡開車,你最喜歡的時光之一,就是坐在地鐵或公交上胡思亂想——這種喜悅的心情,遠(yuǎn)遠(yuǎn)超過自己開車時刻要注意前面路況的緊張心情。
但是,你從來不跟人說“我不喜歡名車,我也不會開車”,為什么?因為許多人可能嘴上回應(yīng)“是吧”,心里卻默默嘀咕:“你買不起就直說,干嗎還端著架子,講面子呢?”這種情況不在少數(shù)。
曾經(jīng)在天涯看過一個帖子,樓主說自己年薪百萬,但是最愛在家做家務(wù),擦窗戶、地板,既能搞衛(wèi)生又鍛煉身體。不少網(wǎng)友的留言卻是這樣的:“喲,樓主,你吹什么牛呢?年薪百萬的人不知道請保姆,還自己搞衛(wèi)生,是要笑死人嗎?”
還有,某經(jīng)濟狀況不好的樓主說,他出去吃飯,剩菜都懶得打包。其實,這完全可能是他本人嫌麻煩的性格導(dǎo)致的,結(jié)果下面回帖的人都是這樣寫的:“窮人就愛講面子,人家有錢的都不這么‘作’,活該你窮!”
對于窮人來說,悲慘的是,大眾會完全跳過你本人這個“個體”,而對你所屬的整個階層定位,哪怕有些東西你千真萬確不喜歡,但人們都會給你貼上一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標(biāo)簽。
在這種情境下,窮人只有三條路選擇:一條是強烈、過激卻缺乏底氣的敏感抗?fàn)帲蝗藙莶粌闪ⅲ瑦阂獯y富人的生活遭遇,就像富人公司破產(chǎn)跟自己中了彩票一樣高興;一條是自暴自棄,類似的表現(xiàn)如自嘲、自甘墮落,不求上進(jìn);還有一條是選擇沉默,放棄話語權(quán)。
至于選擇權(quán),我想起童年時看過的一幅漫畫,一個老漁夫和一位千萬富翁一起在海邊曬太陽,老漁夫?qū)Ω晃谈袊@:“你瞧瞧,你這么有錢,跟我又有什么分別呢?還不是一樣在這兒曬太陽?”
我以為,這幅漫畫是關(guān)于“富與貧”最貼切的描述。
表面上看,富人與窮人的區(qū)別的確不大,總繞不過“三餐一宿,幾十載余生,生老病死”的大框架,所以,許多窮人如同漫畫里的“老漁夫”一般自以為得道成仙了。
只是,不同的是——富翁既可以在海邊曬太陽,也可以在豪華輪船上喝紅酒,甚至只要他愿意,還可以在沙灘上只曬月亮不曬太陽。而漁夫呢?只能在海邊曬太陽而已。
同樣的道理,富人雖然也只是一日三餐,但是他可以想在哪兒吃就在哪兒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誰陪著吃就誰陪著吃。
這就是富人跟窮人最根本的區(qū)別:富人可以選擇,他喜歡的,他就用,不喜歡的就扔了;而窮人,只有這一樣,你扔了它就會餓死!
有時候,富人嗤笑窮人眼光短淺,一輩子就盯著口袋里那點死錢,為什么不投資,為什么把可憐巴巴的一點兒積蓄死死地攥在手上不肯放?
道理自然是沒錯的,只是富人哪里懂得窮人真正的際遇:對于富人來說,那點死錢是九牛一毛;而對于窮人來說,那卻是救命錢,萬一虧損導(dǎo)致血本無歸,甚至還可能導(dǎo)致家破人亡。
窮人思維脫胎于窮人的生存困境。一日不富,一日不能完全擺脫窮人思維——口袋里沒幾個錢,就注定沒法慷慨!
社會制度與資源分配,起跑線的過大差距,社會大眾的偏見,自身頑固的弱點等,豈是靠個人之力改變思維方式便能扭轉(zhuǎn)的?僅僅一句“呵呵,窮人思維,窮人的負(fù)智商”,僅僅是富人對窮人的一種變相嘲笑罷了。
窮人去跟富人學(xué)思維,也得理理頭緒,要不你憑什么能成功?面對真實又荒蕪的人生,你不能自認(rèn)貧窮,而要努力奮斗,只為了以后的你比今天的你有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