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12月8日
是【曉暉有話說】陪伴你的第三百四十七天
親愛的友人你好
見字如面
【新時代,新活法】不知道你看過《百歲人生》沒有?這是一本新時代的奇書,兩位作者都是倫敦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們倆在書中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極為精彩和有深意的問題:如果你能活一百歲,請問你該如何去重新看待和規劃人生呢?
這不是一個虛幻的未來問題,而是極為現實且接地氣的真實情況:根據加利福利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從1840年開始,人類的壽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約3個月的速度遞增在;每過十年,人類就可以多活兩到三歲。在進入21世紀之后這個趨勢還在駕駛:從2001年到2015年,15年時間人類壽命增加超過5歲。并且,這個增加不僅是針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也同樣如此,甚至表現的更加突出。新中國建國初期平均壽命不到40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權威報告,截至2016年,中國人均壽命已突破76——整整多了36年的時間。
不知道你注意沒有,這種人均壽命的飛增,在中國的近代古代甚至世界的近代古代,都不曾出現。我們有幸能活在這樣一個科技急速向前發展的新世紀,我們這幾代人,所能見證到的大幸福,遠超我們的祖輩,無一例外。
如果你能接受我們這幾代人,能活到百歲的現實。下面的這些問題,你應該仔細思考一下。在我們傳統的人生習慣里,我們過著的是極度被束縛著的【三段式生活】:20幾歲以前在【學習】——60歲以前在【工作】——60歲以后在退休歲月中徘徊。學習——工作——退休構成了我們常人傳統的人生三部曲。
現在我告訴你,如果我們能真的有幸活到100歲左右,傳統的【三段式生活】面臨崩盤結局。我們的時間線遠比故去的祖先們長久,以致我們將面對【多主題的人生】。首先我們將擁有大約7到8個多主題生活場景,學習——工作——退休的單一過程將被徹底打破。你從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形式上,能大概看出來,我們正在進行多線程同步進行的人生多主題生活。比如:北上廣的都市白領們,在工作中同步學習各項技能、行政文員在報班學習英語、研究編程;廚師或銷售們在同步學習會計或攝影后期。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職業生涯和工作強度,遠超過去的任一時代,最根源在于,我們的人生壽命不斷延長,退休時間也在同步延長,職業生涯也隨之更長。
活得更久,還有一個重要改變,過去我們曾認為的鐵飯碗工作崗位,會慢慢消亡。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在未來,你很難會從一而終的擁有一份可以從畢業干到退休的單一工作,這種趨勢也和社會分工的不斷改變、績效考核代替體制內固定任務的進步相關。總之,擁有更長的生命,我們的工作將變得更具有挑戰性。
現在我將再進一步和你分享我的感悟:過去我們的所思所為,其實一直建立在生命有限的【時間有限思維】里面。我們會想:快速的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好在有限的時間內賺錢或發光發熱、尋求一份穩定的感情,好在有限的人生中,早一些生兒育女或者得到伴侶的人生輔佐。
而如果,我們能活到100歲,乃至更長遠的時間(在身體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站在【盡可能無限的時間思維】里面想問題,做事情。首先,我們可能會視人生為一個真正具有娛樂意義的游樂場(你可以翻閱我上周的文章{人生這個喜樂悲苦的游樂場}),我們會尋求多樣化的工作內容與場景,也就是我前文說的尋求多主題式人生。
其次,我們在選擇愛情婚姻時,會推遲時間。很有可能的結果是晚婚晚育,把過去過于嚴肅沉重的愛情生活,看得更加透徹:愛情中的娛樂意味會被我們更加重視。
講真的,我們會活得更自由,這是對于那些擁有過硬工作能力的同伴而言,優秀的人會活得更自由,反之較缺乏求生技能的人,會更覺得人生是一個煉獄。這是我們必將面對的真實生活,你看如果我們認清了這個時代的大趨勢,你我真的會發現,我們能得到的時代幸福感,真的遠超于我們的祖先。
最后,我想給你說一下“one more thing”,過去的很長時間,大概因為青春荷爾蒙的躁動和自己的眼界短淺,我常對現實有一些牢騷之言,活像個堅硬的小刺猬。還得感謝時間,以及自己不斷的學習,讓我的視野開闊了很多,由以往的鋒芒畢露(對很多事物大放厥詞)到現在的凡事評判前多觀察,理解先于判斷。所以,你現在看到的我,是一個看上去更平和的人,真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更喜歡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腳下的土地。
我們活在一個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甚至每隔一年,我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切身體驗到科技帶來的生活改變,小到數碼產品達到種種互聯網思維的發展、科技理論的不斷發展、甚至是我們自身的生命進化。
我們有幸活在這個時代,真好。
我們命該遇到這樣的時代。——莎士比亞,《辛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