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平不拜人為師,要我點香亦只點三炷半香。一炷香想念愛玲,是她開了我的聰明……”
這個男人說的是真心話,只是,他再也看不到愛玲在哪兒了?那個“從塵埃里開出花來”的愛玲不見了。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歲月空惆悵!愛玲——他平生仰慕的繆斯,已經(jīng)成為遙遠的念想……
《今生今世》的自序里寫著:今生今世是愛玲取的書名,我來日本后所寫,寫的是中國民間江山有思。
《今生今世》的尾頁:“我寫成了今生今世,巴巴結結地想要告知愛玲,如此,頓時我就不自在起來,……真是,好端端的我心煩意亂做甚?”
愛玲給取的書名,巴巴結結地想要告知愛玲,卻道是剪不斷,理還亂!胡蘭成對張愛玲這份難以訴說的情絲,攪得他一生心煩意亂!
想當初胡蘭成對張愛玲的作品《封鎖》一見傾心,他想方設法拜見張愛玲,張愛玲的家世背景、穿著打扮、房間擺設的華貴,處處讓胡蘭成驚艷以至于不安,張愛玲的博學多識、非凡見解,更是讓這個來自鄉(xiāng)下,出身貧寒的傳統(tǒng)老男人如同進了大觀園,他立刻變得虔誠,雀躍,那時只有一個念頭,“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于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
已經(jīng)有過三個女人的胡蘭成,當然知道他該怎么做。“你的身材這樣高,這怎么可以?”不顧張愛玲的詫異反感,一句曖昧的話就拉近了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從此以后,他開始寫信,每隔一天必去看她,張愛玲送字條叫不要去看,但他說,我不覺得世上有什么事沖犯,當日仍又去看她,以后,索性變得天天都去看她了。
因對文字的愛好,年輕清冷的張愛玲,誤以為找到了知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理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婚后兩人同住同修。“我在愛玲這里,是重新看見了我自己與天地萬物,現(xiàn)代中國與西洋可以只是一個海晏河清。”
“我在愛玲這里亦有看見自己的尸身的驚,我若沒有她,后來亦寫不成《山河歲月》。”
“我是從愛玲才曉得了中國人永遠比西洋人的幽默更好的滑稽。”
“我是從愛玲才曉得了漢民族的壯闊無私,活潑喜樂……”
“我與愛玲同看日本的版畫,浮世繪,朝鮮的瓷器,及古印度的壁畫集,我都伺候看她臉色,聽她說哪一幅好,即使只是片言只語的指點,我才也能懂得它果然是非常好的。”
這是張愛玲胡蘭成一生中最華美的時光,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描述了他和張愛玲在一起讀書學習的情形,文藝青年張愛玲,生活里充滿了情趣,古今中外,、詩詞歌賦、音樂繪畫、無不精通,此時的胡蘭成簡直是頂禮膜拜!
張愛玲對胡蘭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她是上帝送給胡蘭成的最珍貴的禮物,她是胡蘭成一生的驕傲,一世的炫耀!
后來的周訓德、范秀美、日本的一枝、佘愛珍都不可能給予胡蘭成精神上這么寶貴的財富!
但是無條件的真愛,是需要在兩個精神、物質(zhì)、人格都健全的生命中發(fā)生。
可惜出身貧寒、意志不堅、追名逐利,不知自愛的胡蘭成沒有這個福分,為了逃命,為了生活,他一次次輕賤自己,以身許恩,與其他女人周旋。這是性格使然!這是命運使然!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也寫不盡胡蘭成的懊悔!
寧可重回塵埃,絕不讓你仰望,三生石邊,只剩下這個四處漂泊的可憐男人,空悲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