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一上了大學,心里的某些東西就會覺醒,改變自己的欲望達到一個巔峰的狀態。
一個學妹跟我說她覺得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很苦惱,想做一些改變。我就問她哪里做的不好,她說自己三分鐘熱度,而且“一直都這樣”,不知道怎么才好。
聽她講了一會兒之后,我說我覺得你這都是借口,你其實只是懶而已。
她猶豫了一下說“是這樣的。”
而后的很多問題也和三分鐘熱度一樣,剝開層層借口之后,居然都只剩一個“懶”字。
說她的時候我也有點羞愧,因為我也經常很懶,我身邊很多人也都是這樣。我們一想到自己昨天夜里兩點才睡,就決定趁沒課的時候趕緊“補”一下覺吧。
看起來好像是在合理地照顧自己,但是卻忘了自己昨天白天也是一直在睡覺、打游戲、看劇,一個好好的周末被浪費的一干二凈。所謂“補覺”只不過是星期一懶惰的借口。
不得不說,我們給自己找借口的能力真的遠超自己的想象,我們不僅可以一周七天換著借口來偷懶,甚至還可以用上無理取鬧的借口來說服自己。
還記得前段時間,有人問我“今天怎么沒寫文章?”我冷靜地說:“今天不知怎么,心情不太好,調整一下?!焙髞硐肫饋?,恨不得賞自己兩個巴掌。
其實我們都明白不管什么樣的大學都可以有優秀的人才誕生,但是我們就是懶得成為同學中的那個人。
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還沒到需要拼天賦。我越來越覺得這句話說的太有道理了,不管是我還是身邊的人,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大多數問題都是懶而已,甚至只有懶而已。
02
懶最可怕的不是在于它有多難克服,而是在很多人的眼中,“懶”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無法改變,從而磨滅了改變它的可能性。
因為我常常寫關于大學生的文章,所以身邊很多人喜歡與我探討自己的大學奮斗心態。談的多了,我越來越害怕提起“懶”這個字。
因為很多時候,對方找借口,我就見招拆招,最后我說你看你其實就是懶而已。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告訴我:那也沒辦法啊,我就是懶啊。
一個“懶”字把我說得啞口無言,他的樣子好像在說:懶又不是我的錯,我的懶讓自己也很惱火,所以你批評我也沒有任何作用。我就是懶,我也想改,但是改不掉。
我曾經無數次地問別人,也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我們花了那么大力氣,扔掉了借口,直面自己的懶惰,卻不愿為此做出任何改變?為什么我們寧愿相信懶惰是天生的,自己是無可救藥的,也不愿意試著勤快起來,改變這樣的自己?
前兩天我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像突然有了答案。
書中寫到:
自律對自我成長十分重要,而自律的源動力是愛。因為愛自己的人會為自己而努力,同時愛自己的人才會愛別人。不愛別人的人,往往也不愛自己。
懶和自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義詞。就在那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們的懶不是天生的,而是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份不自信,對自己的不相信,不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變得更好,不相信自己可以回應自己的努力。再進一步說,我們不愛自己。
如果你留個心眼就不難發現,那些比較懶的人,大多都是高考失利,或者犯過錯誤的,再不就是一直依賴別人的人。
心理學上認為人們的心理疾病都來自于過去,因為不愿面對,不斷逃避,經過積累才表現出來。如果把懶看成一種心病,那曾經讓自己失望、沒依靠過自己的經歷就是病因。
它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每當我們想要做些什么,它就趴在我們耳邊悄悄地說:“即使做了你也不行!”
也許我們沒發現,其實自己一直都沒從過去的失望中走出,才會導致現在懶的心安理得。因為不自信,所以不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好起來,因為我們不夠愛自己,所以沒那么想讓自己好起來,恰好,懶又如此輕松,于是便在懶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越懶,越覺得自己不行,于是越不想為自己做點事情,從而就越懶,惡性循環。
03
還記得最開始我提到的學妹嗎?和她交流的時候,我已經完成了上述的思考,所以最后我是這樣告訴她的:
你可能是因為不夠愛自己,愛自己的人不會放棄自己、不會因為任何理由放棄進步。你可能潛意識里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自己為自己做這么多,但事實是正是這樣的想法導致你不夠好。
如果你愿意多為自己付出一點,你會發現自己遠比你想象地值得被愛,你會愛自己,別人也會愛你。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是因為你努力嘗試了一下,只是因為你在懶的時候堅持了一下。也許你讓自己失望過,但今后你會有很多機會讓自己充滿希望。
后來,她去參加了一些活動和比賽,雖然有些膽怯,表現不是特別好,但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已經比過去的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那一刻,我確實有一種因她而起的感動。
不知道為什么,說了這些之后,我好像也比以前更勤快了一些。也許這就是書中所說的愛的力量,我們愛自己,也愛別人,為自己努力,也為別人奉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就會成長。
我們為懶找了那么多借口,結果卻萬萬沒想到,懶本身其實也是一個借口,是我們不愿意面對自己不夠愛自己的借口。
如此看來,其實勤快起來并不難,難的是那份面對自己懶惰、面對自己內心不自信的勇氣。
也許從前還有很多的阻礙,見識的匱乏、父母的壓力、同學的冷眼,但上了大學之后,這些阻礙都在慢慢減弱,甚至消失。
如果我們愿意愛自己,我們就可以找到許多更值得去做的事情,除了懶之外,迷茫、孤獨之類的問題可能都會迎刃而解。
自愛者他愛,一個愛自己的人也會散發著無限的光芒,吸引別人來愛自己。
只要我們選擇相信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我們終將會向自己和世界證明自己是多么值得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