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連岳公眾號每天日更,好像很容易,而且每篇文章都寫得真棒呀。
自己也希望能成為像連岳那樣的人,靠碼字為生,用文字打敗時間,抵抗人生的一切不如意。
可是,不要說每天像連岳那樣高水準,哪怕讓自己每天只寫100字,似乎都有寫作枯竭的時候,而且這種感覺幾乎每天都有。
每天要寫點什么?寫點什么才能對自己有點價值,也對看這篇文字的朋友也能產生一點價值呢?
這個問題我每天都在問自己。
然而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想學連岳,但我發覺他的知識儲備太豐富了,一時半會還真不是我這種初級寫作菜鳥,能模仿過來。
知識和閱歷,對于我,絕對是硬傷。一個好的寫作者,絕對少不了豐富的知識和閱歷。
人情練達皆文章。知識不夠,閱讀來補;閱歷不夠,靠什么來補呢?我去不了全世界,見不了遠方的風景,我想還是得靠閱讀來補。
所以我這段時間,雖然簡書上的日更馬虎,但閱讀一直沒落下,每天至少保持兩個小時的閱讀。
每天堅持閱讀是一件不輕松的事,寫作也是一件很不輕松的事,盡管每天我都能保持閱讀,但并不代表我每天都能寫出一篇好文章。閱讀并不推生出寫作,也就是說輸入并不等同能輸出。
那要怎么輸出?如何高質量的輸出?
我不知道,自己還在路上,不管怎樣,哪怕感覺寫作枯竭,我也要厚著臉皮繼續寫下去?;蛟S兩三百字,或許五六百字,或許超過一千字。
我想,只有一直寫下去,時間會給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