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師最怕三個時間段:學期初、期中、期末。
這不又到學期末了,一大堆破事又來了。自以為該準備的都已經早完成了,沒想到居然還有很多問題。忙了我一個多小時才搞定,雖然已經搞定了,但教育中這些破事還是來吐槽吐槽。
主任檢查完給出的幾點要求:(熟記!下學期不能再錯)
1、課堂作業統一要用藍色的筆。
為什么一定要藍色的筆?本來要求是必須用藍色的鋼筆,后來不那么嚴,只要是藍色筆就行。美其名曰“練字”。
好吧,我承認練字很重要很重要,但為什么一定要體現在課堂作業上。三年級孩子剛剛開始寫鋼筆字,關鍵是小孩子買的鋼筆還比較差,先不說用鋼筆把手、衣服弄的到處都是墨水,關鍵課堂作業還要求干凈、工整,讓三年級的孩子用鋼筆寫,至少對我們班的幾個孩子來說還有點困難。
當然這點還是對的,只是主任開始沒強調,之前也沒教過小學生,所以搞不清楚這些要求。
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小學強調必須用藍色鋼筆,但是上了初中,一般就不會用(不對,不是不會,是不給了)鋼筆。為什么?因為中考、高考的要求是用黑色的簽字筆答題。
小學初中的銜接就這么斷了?
還有其他的,小學生總是喜歡用“修正貼”(反正我是不許用修正貼和修正液的,太難看了),但是到初中后是絕對不允許用這些的,連膠布在考試中都是不允許用的。
2、課堂作業本上學生的名字為什么不自己寫?
學生自己本子的名字自己寫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為什么要老師寫?
因為學生寫的不工整,老師統一寫,好看。好吧,是我的錯!
3、作文本上錯別字“封口”要工整。
作文按照要求眉批總評語等級分數都有了,但是還是有問題。給學生用來訂正錯別字的框要封口,并且封口那一橫要工整。(這個……我是真醉了,我封口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要工工整整。)
我今年的變化絕對夠大,原來在黑板寫的字絕對是“龍飛鳳舞”,力求瀟灑。但是我現在必須一筆一畫寫字,因為只要有一點點連筆,學生一定會跑過來跟你說:老師你寫錯了,不是那樣寫的。
對象不一樣,必須要摒棄原來的舊經驗。關鍵是孩子們說的都對,你這么教給他的,你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那一筆“封口橫”要這么工整嗎?(唉,反思去!)
4、大字本要寫日期。
這個是我想“僥幸”逃過去的,我只打了個等級,實在太多不想補日期了。期中檢查都沒說什么,但是期末又要求有日期,好吧。補上!
以上為今天檢查主任要求的幾點。首先說明一下,這并不是主任要為難我們,而是作為“老司機”,他必須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先提出來,否則上面來人檢查不通過又麻煩。
今年第一年,所以這邊的規矩還沒搞清楚,很多時候我是想反駁的,后來想想:反駁又沒啥作用,只能乖乖按要求來。
除了作業問題,其實最想吐槽的是“教學設計”(又稱備課筆記)。
之前一直都是按日期備課,我都習慣了,而且也比較喜歡。我今天上什么,我就寫什么,非常清楚。備課不僅有正課內容,早自習、晚自習全部都有,你哪堂課教什么都很清楚。
一般第一次備課在上課前,上完課有二次備課,正常情況下都是在原設計上進行修改。而且一般第二次備課都是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做標記。我們習慣的認知是你的備課筆記本各種顏色或劃線越多,說明這一課你備的認真。
但是,來到這邊突然一切就變了,你的本子上不能有任何多余的文字,必須工工整整,甚至必須用一種顏色的筆。
我一直覺得這邊教育局的人一定有“潔癖”。
為什么形式主義那么重?
教育,本應該最重視教育本身。但是現在的我們呢?
每天忙著各種備課內容,我最多時每學期抄了三個厚厚的筆記本,其實做的基本都是無用功。
除此以外,就是各種造假,學校應該是最會“造假”的地方之一。
不是我們想去造假,而是上級逼著你“造假”,你不按要求完不成任務。
看《驢得水》最大的感受就在這,校長只是想踐行他的鄉村教育理念,但上級不給養驢的錢,沒辦法,才會有后面的“呂得水”老師的騙局出現。
好了,吐槽結束了,要是真的吐嘈中國的教育問題,都是一籮筐一籮筐的。
但是,吐槽歸吐槽,槽吐完了,還得繼續按要求去辦。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上面怎么說就怎么做。
要是有一天,能把這些形式主義的事都取消,那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