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總是想尋求標準答案

圖片來自網絡


現在長大了才慢慢回想起來,小學時的課堂教育對我的影響還是蠻深遠的。

無論什么題目都有個標準答案,就像語文這門科目有些比較開放的題目,老師也能給你一些標準答案。

練習題后面總是會附一份參考答案,問題是都說是參考了,大家還是把它上升到標準的高度。

寫一篇作文,老師也會照著作文書讀個幾篇,接下來大家動筆寫出來的都是差不多一個模子的文章,只不過換一個主人公把聽來的文章改編下。

記課堂筆記,評講試卷老師都會說,同學們拿出筆來記下。

從小學慢慢到中學,適應了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思維變的很僵化。

遇到問題不會變通,總喜歡尋求標準答案。

但是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是開放式的,問題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

現在我已經參加工作,這一影響對我也是蠻深的。

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好多都是需要靈活變通的,有時候有一種本能就想去尋求一個標準的做事方法,找不到這個標準的參照,就覺得無從下手,總是想和領導再三確認,這樣做行嗎?

對自己很不自信,而且有時候工作喜歡追求絕對的完美,無差錯。

然而怎么樣才算完美呢,又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這樣做可以,也許換一種方式也行。

在現實的生活當中,答案有很多種,不一定就有一個固定的衡量標準,導致我有時工作的時候總是無從下手,很焦慮。

總是喜歡參考別人的方法,這樣做比較穩妥,不會出差錯,或者出差錯了,也不是一個人被批評,至少還有其他人。

大家有沒有同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