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媽媽,很自然地想到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其實生活中媽媽給予我的,遠比《背影》里描繪的父親多得多。
一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媽媽很漂亮,但她不僅不讓我說,也不讓爸爸說:)媽媽很少刻意地打扮自己,但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媽媽小時候家里不富裕,有一次她腿疼,被庸醫誤診,拉脫了骨臼沒能復位,自此落下了殘疾,她的右腿一直不方便。從我記事起就是媽媽陪著我看病,直到她年邁。有一次我們母女一起到醫院,護士叫號時以為是老太太身體不舒服,她們想不到怎么會是個腿腳不方便的老太太陪個大閨女看病呢。
從小到大,我都在媽媽的關愛里成長。她不僅無微不至地照料我的衣、食,更悉心地關注我的思想和進步。在我漫長的學生生涯中,是媽媽引領著我一步步走過來。她時常悄悄地在一旁,觀察我的點滴變化,督促我“該努力了,別懈怠。”、“該休息了,勞逸結合。”每當我從外面回家,媽媽都會細心地問我去了哪里,和哪些同學在一起,大家都做了什么,有什么高興的和不高興的事情。從小媽媽就是我的知心朋友,有什么話我都愿意跟她講,聽聽她的建議。直到現在,她一直都是我的良師益友。
媽媽很關心我,卻從不將她的意見強加于我。小時候一起說話常常是媽媽開導我,慢慢地我長大了,我們還象以往那樣地說話,媽媽會認真地傾聽我的想法、我的感觸。聽了我的意見,她開心地說,女兒終于長大了,成熟了:)
媽媽的腿不好,我高中畢業那年,她為了我保送的事跑遍了古城,那時我是不知道的。高考后,我去看望班主任老師,臨走時,老師不無感慨地對我說,你的媽媽真是個堅強的人,她的身體那么不好,還頂著烈日為你奔波,我作了這么多年教師,還沒見到哪個母親這樣為孩子付出的,你以后可一定要好好孝順她啊!我聽了,百感交集。大學畢業那年,媽媽為了我的工作跑得走不了路…… 記得爸爸說:“你媽媽對你甚至超過了對她自己,是我做不到的。”
二
媽媽年輕時支邊來到大西北,一干就是三十年,西安是她的第二故鄉。她不僅僅對孩子很疼愛,在工作中也是一把好手。當年沒有微機,年底、月初做統計報表,她一干就是幾天幾夜,總能按時地完成工作。單位里,她一人承擔著三、四個人的工作量,從無怨言。她的勤懇、善良贏得了同事們對她的尊敬。
單位里,媽媽是優秀通訊員。對社會、對人生她有著獨特的視角,她的思維決不停留在一般女性的小圈子上,在她思想深處有著與男性一樣的開闊與廣博,她不局限于一時一事,不停留在眼前,不固定于現在,她的這一特點使得身邊了解她的男士也贊嘆不已。
我長大了,在媽媽的悉心培育下長大了。媽媽總是以她堅韌、樂觀、博大、開闊的胸襟感染著我,給我無限希望,讓我養成了樂觀與不屈服的個性,在歲月的磨礪中從沒有過放棄自己的念頭。在我心里,明天總比今天更燦爛。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媽媽一次次地給我勇氣和力量,即使在我無力自拔的時候,媽媽從沒放棄過我,從沒對我喪失過信心,因為我是她的女兒,她了解我!即便上蒼不再給予我什么,有了這樣的一位母親,足夠了!也因了那段最艱難的歲月有媽媽的陪伴和扶住,我一步步地走過來,以后再大的波折,再難的坎兒我也不會放棄自己,因為我知道:媽媽相信我!
三
我的確長大了,而媽媽,老了,她依然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我,自己卻不肯多花一分錢。她雖然身體不好,卻不愿因為家事耽誤我的工作,時常獨自奔波著照顧這個家。外出,她不肯打車,總是去擠公交,是我尤為擔心的。七十多歲的人,柱著拐杖,上下車多不方便啊。我每天結束了上午的工作,一定要給家里打個電話,聽到媽媽在家,才會放心。后來給她配了個手機,我才放心了。
陪年邁的父母一起生活,于我,是種幸福。看著他們一天天老了,越來越需要我。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能為他們多做一點事情,在我的心里是種安慰。我很開心和他們一起經歷生命中最旺盛的階段,很開心能陪他們一起變老。和父母相依相伴,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
母親老了,卻依稀能看到她當年的風采。我眼里的媽媽是漂亮的,不僅僅在于外貌,更多的在于她的胸襟、她的氣度與智慧。她給予我的無所求的付出以及無邊的母愛,讓我享用不盡,難忘終生!我真太幸運了,做了媽媽的女兒,有這樣一位母親,我終生無憾!!
您的閱讀、留字、點贊、打賞給了我繼續寫作的動力,感謝您!歡迎轉載分享,請簡信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