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夏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初夏拾光
(五)
平淡的時光固然美好,但老天總會給它加點料,讓我們猝不及防,高三的第二學期,張雨辰接到父親打來的電話,說他母親因為暈倒被檢查出來腦癌晚期,最多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了,張雨辰和陳小秋趕到醫院時,母親還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他看著母親化療后頭發都沒了的樣子,瞬間崩潰了,陳小秋此時也沉默了,她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第二天,張雨辰突然消失了,他沒有來學校,也沒有去醫院,陳小秋給他打電話也總是關機,陳小秋去醫院看望張雨辰的母親時,她已經醒了,雨辰的爸爸陪在她身邊。
“阿姨,我是陳小秋,張雨辰的同學。”
“來,快坐阿姨這來,我經常聽雨辰提起你,咦,雨辰怎么沒和你一起來呢?”張雨辰的母親拉著陳小秋的手坐在病床前。
陳小秋只能撒謊:“他在學校有一個比賽活動,等弄完了就會來了,阿姨你別擔心了。
“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他肯定因為我要離開了在獨自傷心,不想面對這個事實。”
“阿姨,不會的,你會好起來的。”
“小秋,你不用安慰我了,我的病我知道,以前怕雨辰擔心沒有告訴他。他這孩子啊,沒有經歷過什么大風大浪,我真的擔心他會撐不下去,小秋,我知道你是個好姑娘,以后阿姨走了,你要多安慰安慰雨辰,不要讓他頹廢下去,多陪陪他好嗎?”張雨辰的母親拍了拍小秋的手背,看著她。
“嗯嗯,我會的,阿姨你也別太擔心了,好好養病吧。”
那天,陳小秋和張雨辰母親聊了很多張雨辰在學校的趣事兒,逗得張雨辰的母親一直在開心的笑。
看完張雨辰的母親后,她向雨辰父親要了他家的地址,并向老師請了假去找張雨辰,來到他家的時候,大門是開著的,果然,他回家了。
陳小秋走了進去,最后在一個墻角發現了他,他拿著一張照片坐在地上,頭發很亂,衣服也沒換,兩眼紅紅的看著照片,顯然是哭過了。陳小秋輕輕地走到他面前,喚了一句:張雨辰,你還好吧。
于是坐到了他旁邊,張雨辰沒有看陳小秋,只是看著手上的照片,那是前段時間母親過生日時照的全家照。
“張雨辰,阿姨定不想看到你現在的樣子,所以你振作起來好嗎?”陳小秋看著張雨辰。
“陳小秋,你說,為什么上天要這樣對待一個人,她那么善良,那么好,為什么是她?”他看著照片,已淚流滿面。
“沒有為什么,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曾經有個女孩,她從小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從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非常愛她,可是后來在她初中的時候,奶奶走了,她也恨過這個世界,可是奶奶臨走前告訴她,要她好好地活著,那個女孩子就是我,我和你一樣都面臨著與親人的生死相離,但你和我又不一樣,你現在至少還可以陪著阿姨,你為什么不去珍惜這剩下和阿姨在一起的時光呢?”陳小秋看著張雨辰,自己也不禁紅了眼眶。
“陳小秋,我懂了,謝謝你。我們去醫院吧。”兩人去到了醫院,后來的每一天,張雨辰都陪在母親身邊,和她聊著以前的事情,陪母親去曬陽光,去散散步,陳小秋也經常來看她們,還不忘帶了課堂的筆記給張雨辰。日子就這樣過著,誰都沒有提悲傷的事兒,但最終,我們還是要面對分離,張雨辰母親在一個月后離開了。
那天下著蒙蒙的雨,張雨辰沒有痛哭,也沒有問為什么,只是站在母親的墓前,默默地望著照片上的母親,一直在那兒站了一整天。陳小秋知道他此刻的心情,沒有去打擾他,只是在遠處靜靜地看著他。
可能成長就是,我們要接受生命中突如其來的失去與得到,并且去慢慢適應它吧。
張雨辰是這樣,陳小秋也如此,我們都一樣。
(六)
時光總是匆匆而過,我們卻很少感知到,高三那個充滿笑與淚的盛夏終于要過去了,那些記憶里的人也終要散開。高考前一個星期的早上,陳小秋走在校園里的小路上,正準備去教室,聽到后面有人喊她:
“小秋。”轉身看到了朋友方若寧站在身后。
“嗨,若寧,好久不見了。”
“是啊,高三太忙了,我們都很久沒見到過了,你最近好嗎?”
“嗯,還好。”兩人一邊聊一邊走著,時光仿佛又回到了曾經他們同班的時候。只是后來若寧和張雨辰分手后,為了不碰見張雨辰,若寧就沒有來找過她了。或許時光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它總在不經意間慢慢地改變著某些東西。
后來,她們談到高考志愿,若寧問小秋,“小秋,我想去北京,你呢,你想報哪去?”
“我啊,現在也不確定,應該留在上海吧。”
“哦,加油吧。”若寧拍了拍小秋的肩膀。
“嗯嗯,一樣。”兩人各自走進了自己的教室,再次遇見已經是很多天后了。
回到教室后的陳小秋,一直在想,“我想考哪去呢?我也不知道,我的成績很難去外省吧。不知道雨辰會考哪去。”
這時看見張雨辰抱了一本書走進來,“學霸,早啊。”陳小秋看著張雨辰和他打招呼。
“早,陳小秋。”抱著書坐到了她身邊,開始上課。課間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談論起想報的志愿,“我想去廣東”,“我想去濟南”,“我要去成都,”“我要去北京,”旁邊的人都在討論著自己理想的地方,不知是誰問了句:雨辰學霸,你準備考去哪里?
那還用說,學霸肯定考清華的啊,‘‘也是,老師都這么說。’
陳小秋看了看張雨辰,沒見他說話,就問他:你準備去北京嗎?
“嗯,應該吧。你呢?”
“我,我還不知道呢,可能留在上海了吧,你知道若寧也要去北京嗎?”
“嗯。”
“原來你都知道。”
“怎么了?”
“沒什么,做作業吧。”陳小秋埋著頭做作業,心里覺得很難受。
原來他都知道,上次在病房里阿姨說他心里一直喜歡一個女孩,那個女孩是若寧吧,或許他要去北京,是和若寧一起吧,或許他從來沒有忘記她。
再次見到若寧的時候是在高考完的那天下午,只不過她并不是一個人,她的身邊站著一個張雨辰,陳小秋沒有去打招呼,轉身回教室,淚水卻濕了眼眶。
或許不打擾,是我最后的祝福吧,在這個嬉笑的年紀里,暗戀就是個秘密。如果有緣,秘密在某一天可能會得到那個揭秘人的回應。
高考過后,張雨辰如愿地考到了北京,若寧也考到了北京,陳小秋留在了上海。
臨走前張雨辰送給了陳小秋一本書,是泰戈爾的《飛鳥集》,他告訴陳小秋:“陳小秋,這是我最喜歡的書,留給你做紀念吧。”
“嗯,好。”
后來陳小秋隨身攜帶著那本書,卻從來沒有去翻看它。
那段青春時光里,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喜歡上某個陽光溫暖的少年,你讓我覺得我們的關系不止這樣,卻又只能這樣。
我愛的少年,以后的日子里,愿你安好。
陳小秋看著窗外,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著。
(七)
大學的日子沒有了從前那么忙,陳小秋也認識了很多朋友,但是卻沒有一個像張雨辰一樣的男孩子,給了她那么特別的溫暖,張雨辰去北京學了醫學,也認識了更多優秀的朋友,卻沒有一個像陳小秋那樣傻得可愛的女孩子。
兩人依舊會在微信上聊天,仿佛和從前一樣,又有些不一樣。
在大學的校園里,最常見的就是一對一對的情侶一起上課吃飯,陳小秋身邊的朋友也相繼找到了另一半,每天秀著恩愛。
大學的第一個平安夜,舍友們都和對象一起出去了,陳小秋走在大街上,看著那些年輕的情侶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靜靜地想念著那個溫暖的少年,不知道他今日會不會感覺到一個女孩的思念呢?
陳小秋在那兒發著呆,手機突然響了,打開是張雨辰發來的的消息:平安夜快樂,陳小秋。
簡簡單單的一句祝福,陳小秋卻忍不住紅了眼眶,“謝謝你,學霸。”
“記得吃蘋果。”
“嗯,你也是。”
“你現在和舍友在一起還是一個人?”
“一個人,她們都和對象出去了,我一直是個單身貴族,你忘了啊。”
“沒事兒,陳小秋,我聽說平安夜許下一個愿望會很靈的,我想你也會遇到一個對的人的。”
和張雨辰聊了一會兒后,陳小秋望著夜空,淚流滿面,他說平安夜許下的愿望會很靈,是真的嗎?明年的平安夜你會出現在我身邊嗎?
大二,大三的平安夜,陳小秋依舊像往常一樣收到了張雨辰的祝福,身邊的人依舊在秀著恩愛,只不過,她的愿望終究沒有實現,那個男孩子沒有出現在她身后。
很快大學的時光就過了一大半,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帶著夢想涌入上海這個繁華的大城市,也有無數的人帶著遺憾離開這里,身邊的情侶也總是分分合合,有的朋友從陌生變得熟悉,有的從熟悉走向陌生,曾經的時光不老,我們不散也終究成了文藝的代名詞,后來,我們會散,時光也會老。
大四的那個平安夜雖然很冷很冷,但大家還是在朋友圈秀著恩愛,陳小秋也看到了若寧發的動態:四年了,很開心有你。
但那張圖片上的男孩卻不是張雨辰。原來他沒有和若寧在一起,可是又怎樣呢?他從來沒有說過喜歡自己啊。
陳小秋依然是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望著那些幸福的人們,她拍了張圖片發了朋友圈:如果快樂太難,那祝你平安。
這個夜晚,她沒有像往常一樣收到張雨辰的祝福,她想他應該在忙吧。后來的一個多月里,而張雨辰就像消失了一樣,打他的電話無人接聽,發消息也沒有回,再次收到他的消息是一個多月后,他說:陳小秋,我談戀愛了,我要和她出國了,你也早點找個對象吧。
“嗯,真好,恭喜你,要幸福。”簡簡單單寒暄了幾句,陳小秋告訴張雨辰以后的日子她要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了,以后可能會很忙,就不會經常聯系了。
畢業后,陳小秋去了云南一個偏遠的地方支教,沒有人知道她為什么這樣選擇,但是她真的走了,去了一個沒有曾經那些回憶的地方。她在那里她認識了許多許多可愛的學生,那個地方沒有網絡,她的手機也派不上用場,她和張雨辰也斷了聯系,不過,這樣或許挺好的。
在那里學生總喜歡問她:“小秋老師,你有喜歡的人嗎?”
“有啊。”
“那你為啥沒和他一起呢?”
“因為他在遠方啊,我沒追上。”
“哦,沒事兒,老師,你有我們啊。”
“對,我有你們。”陳小秋看著那些可愛的學生,笑了。
在這里,她收獲了許多溫暖,但還是會在深夜想起那個記憶中的少年。
(八)
支教的時光平淡而又美好,陳小秋一邊支教,一邊寫起了文章,寫了許多小說,還有回憶錄。再次回到上海時已經是一年后了,她買了新手機,登了微信,收到了許多好友的消息,卻沒有看見他的消息,點開他的朋友圈,還停留在一年前。
我在期待什么呢?或許他早就換號了吧。陳小秋暗自笑了笑自己,朝著人海中走去。
回到上海的陳小秋成了一個雜志社的編輯,而她的許多小說也被出版成書,受到了廣大青年們的追捧。
很快,又到了平安夜這天,陳小秋的新書《第三十號元素的故事》在上海舉行了一場大型簽售會,這天來了很多人,有高中的同學,初中的同學,還有許多粉絲讀者,簽售會快結束了的時候,若寧和她男朋友也來了。
“小秋,好久不見。這一年你還好嗎?”若寧見面就緊緊抱著陳小秋,“還好,你呢?”
“我老樣子,你知不知道你這一年沒有消息我們多想你,雨辰如果知道你回來肯定很開心吧。”
“可能吧,他不是和他女朋友出國了嗎?”陳小秋苦笑了一下。
“小秋,不好意思,我們都瞞著你這么久。但現在,我不想再瞞你了,高考完我和他在學校遇到了,我告訴他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說他也找到了,而那個女生就是你,他還說你可能誤會他去北京是重新和我在一起了,但是他是去完成他媽媽的愿望,他說他只能先完成母親的期望再回來找你,但他不確定那個時候你還在不在,他不想給你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你還記得大四的那個平安夜嗎?他沒有給你發祝福是因為他從北京回到上海來找你,卻在途中出了車禍,等到他醒來后,他發現自己站不起來了,他不讓我們告訴你,那一個月里,他沒有說話,你給他發消息打電話,他都沒回。直到一個月以后,他告訴你他要和女朋友出國了,他根本沒有女朋友,他只是不想讓你看到他不堪的樣子,他覺得給不了你幸福。后來,你走了,我們都不知道你去哪了,他不敢去打擾你,他告訴我這樣或許挺好的吧,你或許已經找到自己的幸福了。可是現在你回來了,我想是應該告訴你事實了。”方若寧拉著陳小秋的手,看著她,此時的陳小秋已經哭成一個淚人了。
“你為什么不早告訴我,你知不知道我,我已經想要忘記他了,為什么又要讓我想起他?”陳小秋趴在若寧的肩上哭著,若寧一邊安慰著她,一邊問,“那你現在還愛著他嗎?你真的不介意他現在的樣子嗎?”
“怎能可能不愛了,若寧,你告訴我,他現在在哪好不好?我想去看看他。”陳小秋看著方若寧,希望能知道答案。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在微信上把你今天開簽售會的消息告訴了他,或許,他也來了吧。”方若寧看著陳小秋,陳小秋聽完就跑向了人群中,她在人海中尋找著那個少年的影子,她哭著喊著:張雨辰,你這個混蛋,你出來,我知道你來了,你出來啊~
可是張雨辰還是沒出現,陳小秋沒有放棄,她知道她來了,她一個一個地方地找,最終她還是在簽售會二樓的那個角落里,看到了那個穿著白色衛衣的少年,他坐在輪椅上,正在那兒靜靜地看著她的書,不知道在想著什么。
陳小秋在人群中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了過去,她看著張雨辰,
“你說平安夜許下一個愿望會特別靈,既然你沒有出現在我身后,那就讓我出現在你面前吧。張雨辰,你還記得三十號元素的故事嗎?”
“記得。”張雨辰看著陳小秋,兩人已經很久沒見了,沒有想到會在此重逢。
“那你愿意成為我這個一秒記憶大神第三十號元素里的人嗎?”陳小秋看著張雨辰,問道。
“那么你呢小秋,你真的愿意接受這樣一個我?”
“我喜歡的是你,不管你變成什么樣子,你的智商怎么變得這么低了。學霸,我是陳小秋,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一下嗎?”陳小秋笑了,張雨辰也笑了。
“你好,陳小秋,我是陳小秋第三十號元素里的張雨辰。”
這是他們的故事,也是陳小秋小說里的故事。
后來,陳小秋翻開了那本《飛鳥集》,飛鳥集的最后一頁寫了一句話:你在我的第三十號元素里,等我。
她問張雨辰:“你那次化學考試把鋅寫成了銅是不是就已經喜歡上我了?”
“嗯,怎么了?”
“那你那次為什么否認了?”
“因為你也沒承認啊。”
“那如果我們錯過了怎么辦?”
張雨辰摸了摸陳小秋的頭,笑了笑,“對不起小秋,以后,我們不會錯過了。”
可能那個時候的喜歡就是你不說,我不說,然后兩個相愛的人就分開了好多年。
第三十號元素的故事結束了,我想,我們都會遇到那個溫暖的少年,或者遇到那個可愛的姑娘,不管我們的結局怎樣,遇到了也許就是最好的結局,那個女孩教會我愛,那個男孩教會我長大,這就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