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自在睡覺的梁友圈里填一份小報告,其中有一條是“如果用三句話表達,你會怎么介紹自己呢?”? 自己寫的是“水瓶二貨小文青,喜歡冬吳好多年,行動沒有想法多。”
? ? 回顧了一下自己的經歷,禁不住有些悲從心來,這就是現在的我………發現自己有一個特點,淺嘗輒止。喜歡但不會堅持,所以總是不能做到極致。這些年到處挖坑,卻沒有一棵長高到可遮陰的樹,全是一些枯黃枯黃的小草叢,還是東一塊西一塊,毫無章法的四周散落。
? ? 比如從大二開始,特別喜歡霹靂布袋戲,那些人物角色、出場詩號、音樂,實在太妙啦,但只是喜歡,沒有深入的去研究、去分析、去思考、去行動………2015年霹靂第一次來成都做漫展cosplay大賽,原不在自己的計劃之中,突然想去一趟,好似是和自己的那段歲月告別。于是匆匆趕飛機,去到現場,做個圍觀群眾………那些日子,每周追兩集新劇然后看別人的觀后感分析……加入了很多平臺論壇,好似入了霹靂大坑,但又好似在保持距離……我沒有實際生活中可以聊的道友……
? ? ? 比如自己喜歡朗讀,從豆瓣的悅讀小組到懶人聽書、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自己有嘗試過,但都是三分鐘熱度,不能達到自己當初設想的情景。曾經說每晚給閨蜜肚子里還是小豆芽的寶寶讀書,比如泰戈爾詩選,小王子之類的,現在小寶貝都已經出生八個多月了,第一本泰戈爾的小冊子還沒讀完………
? ? 網絡上一直說,人人都要懂寫作會寫作,這是自媒體時代的必備技能。自己收藏了很多方法論,總想著有念頭的時候就寫吧,寫吧……結果,寫了一篇發現表達出來的還不及自己腦海里的十分之一。于是,總想等等,先列個大概,梳理一下,頭腦里的念頭天馬行空般的肆意馳騁,酣暢淋漓,好不自在!淺嘗輒止,一拖再拖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 ? ? 這個時代的人們大部分其實挺焦慮的,比如要美好、要自律、要打卡、要堅持,不論上班、下班、運動、美容、早起、讀書,各種時間管理安排,很多都需要打卡。自己早起、學習,堅持了一個多月,但某一天遺漏了錯過了,一切又得重頭再來。這樣不斷的重復,打卡好似比我具體做某事更重要,更有儀式的莊重感。而且中途斷了,就會很煩躁,就像游戲里不斷重復的在新手村里升級。美好自律的生活、勤奮上進有活力的自己,對這樣的生活狀態自己也是淺嘗輒止,所以自己的生活曲線總是波浪形……
這種淺嘗輒止的態度,也深深的影響著我的人際交往,人與人保持適當距離就好,所以我不太容易短時間內和別人有很深的私交。于男女感情方面,也自然很難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戀愛關系。雖然不能說自己會注孤生,但此路肯定會有很長時間只能禹禹獨行。
? ? 不知不覺就打了那么多字,淺嘗輒止的認知,往好了說是凡事不執拗,往壞了說是隨波逐流。果然,人要知道自己此生的使命才行啊!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比較容易得到滿足擁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