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招教你成為聊天高手”,“五步學會知識管理”, “21天減肥法”, “30天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電腦速成班“, ”外語速成班“等等......我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這樣的廣告。仿佛只要花點錢,報個速成班,立刻就能迅速掌握某種技巧,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這是個浮躁的年代,人們都渴望成功,而且都渴望能快速的成功。但又有幾個人是能隨隨便便成功的呢?我們看到的永遠是成功者的光環,而沒有看到他們背后的艱辛。
2.
美國已故女高音歌唱家貝弗利西爾斯(Beverly Sills)曾經說過“There are no shortcuts to any place worth going”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沒有捷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Beverly Sills的成名經歷。 1955年26歲的西爾斯報考紐約歌劇院,一點也不順利,雖然很小的時候,她的演唱天賦就被大家所發現,但她進入專業領域的路并不平坦。這次報考,西爾斯被評委聽審了八次,直到第九次才被錄取。1956年10月29日,她以約翰施特勞斯《蝙蝠》中的羅莎琳達一角初演于紐約市歌劇院,轟動一時,從此成為紐約市歌劇院首席女高音,一唱就是25年。不過她仍然默默無聞,鮮為人知。直到1966年,紐約市歌劇院上演亨德爾《凱撒大帝》,西爾斯主演的克莉奧帕特拉,大受好評,才真正走進大家的視野。至此,西爾斯尚未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唱過,這讓她一直耿耿于懷。1975年4月7日,西爾斯終于首演于大都會歌劇院,主演羅西尼《科林多的包圍》,這一年西爾斯已經46歲,真可謂大器晚成。為了跨越紐約市歌劇院和大都會歌劇院之間的廣場,西爾斯竟用了二十年的時間。
3.
我們再來看看以下這位的個人履歷:
1832年,23歲,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想進法學院學法律,但進不去,工作也丟了;
1833年,24歲,向朋友借錢經商,年底破產。接下來花了16年,才把這筆錢還清;
1834年,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當選;
1835年,26歲,訂婚后即將結婚時,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歲,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
1838年,29歲,努力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31歲,爭取成為被選舉人,落選了;
1843年,34歲,參加國會大選,又落選了;
1846年,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了;
1848年,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40歲,想在自己州內擔任土地局長,被拒絕了;
1854年,45歲,競選參議員,落選了;
1856年,47歲,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49歲,再度參選參議員,再度落選;
1860年,51歲,當選美國總統;
1864年,55歲,連任美國總統,內戰中北方軍取得勝利;
1865年,56歲,4月14日晚,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遭開槍射擊,15日去世。
這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個人履歷。看完是不是感到震驚,林肯總統的前半生基本上是在不斷的失敗中度過的。即便林肯一生經歷了那么多的挫折,但是他從來沒有退縮,正是因為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支撐著他在南北戰爭中,廢除了叛亂的各州的奴隸制度,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擊敗了南方分離勢力,維護了美利堅聯邦及其領土不分人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人們懷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堅強的個性,他一直是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景仰的總統之一。
4.
前段時間有一段新聞被人們津津樂道,說的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17任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在他兒子初中畢業典禮上所做的致辭,被《華盛頓郵報》評論認為是羅伯茨首席大法官本年度最好的作品,哪個案子的判決書都比不上。
在給即將畢業的同學們的祝福時,約翰·羅伯茨是這樣說的:
我希望你不時地被人不公正對待,因而你會知道公正的價值。
我希望你會遭受背叛,讓你感受到忠誠的重要性。
我希望你時常有孤獨感,讓你不會把朋友看作理所當然的存在。
我希望你有時會倒霉,讓你意識到運氣的重要性,并且發現:你今日的成功并不完全實至名歸,而他人的失敗也并不完全是活該。
我希望你的對手對你冷嘲熱諷,讓你意識到有風度的競爭多么重要。
我希望你時不時被忽視,讓你意識到傾聽他人的重要性。
我希望你遭受剛剛好的痛苦,讓你學會同理心。
此言一出,驚呆了在座的各位學生家長,沒人想到大法官的“祝福”如此特別,卻又如此現實。約翰·羅伯茨更犀利地指出:自己這些祝福無論送不送,在今后的生活中都會發生,因為這就是生活。
對,這就是生活!生活從來就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不經歷坎坷怎么能見證成長?與其花時間去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沒有捷徑,只有通過不斷努力,超越過去的自己,當我們更加強大時,我們才能欣賞到更美的風景。終有一天當我們年老回顧一生時,我們會感謝那個年輕時不顧一切奮斗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