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在超越快樂和不快樂的地方
11.1超越好與壞的善
快樂和內在和平之間有差別嗎?有??鞓酚匈囉诒荒愀兄獮檎娴那闋睿╟onditions),內在和平不是。
當你活在完全接納本然的時候——這是唯一神志清明的生活之道——你的生命中已經沒有了“好”或“壞”的分別相了。只有一個更高的善包括“壞”在內。從心智的觀點來看,有好壞、善惡、愛恨的分別相。
做你必須做的事。在努力的同時接受本然。由于心智和抗拒是同義詞,接納會立刻把你從心智的掌控里解脫出來,然后再把你和本體重新連系起來。
結果就是,我執想要“做為”的慣性動機——恐懼、貪婪、控制、防衛、或虛假自我感的喂養——就會停止運作。一個超越心智的無上智取得了掌控,因此一個不同的意識品質就會流入你的作為里。
透過了寬恕——它本質上的意思就是認知過去的虛幻不實,容許當下這一刻以它的本然存在——那么轉化的奇跡便會同時在內、在外發生。一個深刻臨在的寧靜空間,也在你的內在和周遭產生。任何進入這個意識場的人和物,都會受到它的影響。
影響有時立竿見影,有時發生在一個更深的層面,而在日后以有形的改變出現。透過你的無為——單純的存在,并穩住深刻臨在的波動——你瓦解了不和,療愈了痛苦,驅逐了無意識。
11.2生命劇碼的結束
大多數發生在人們生命中所謂的壞事,都來自無意識。它們都是自創的,或者說是我執創造的。我有時候把這些事件稱為“劇碼”。當你全然有意識的時候,劇碼不會再進入你的生命里了。
我執就是當你沒有以見證者的意識——觀察者——臨在的時候,而接管你生命的未受觀測的心智。當眾多的我執在人際關系或組織、機構里聚合的時候,“壞”事遲早部會發生。也就是以沖突、問題、權力、爭斗、情感或肢體暴力等五花八門的劇碼出現。
許多類型的疾病,也是由于我執持續地抗拒所引發的。它為身體的能量流創造了局限和阻塞。當你與本體連系,并且不再被心智所掌控的時候,你就停止創造這些了。你不再創造或參與劇碼的演出。
多數人愛上了他們特定的人生劇碼。他們以自己的故事為身份。我執掌控了他們的生命。他們把整個自我感全部投資在上面。即使他們對答案、方案、或治療的追尋(通常都不成功)也成了其中的一部分。他們最害怕、最抗拒的就是劇終。只要他們還是自己的心智,他們最害怕和抗拒最力的,就是他們的覺醒。
當你活在完全接納本然的時候,就是你人生所有劇碼結束的時候。當你心智的索求和期望,與本然之間沒有對峙的時候,沖突就止息了。
11.3無常和生命循環
只要你仍處于身體的向度,并且與集體人類心靈連結的時候,肉體的痛苦就仍然可能。不要把肉體的痛苦與受苦和心理情感的痛苦混為一談。
所有的受苦都由我執創造且源于抗拒。而且只要你還在這個向度里,你就仍然受制于它循環的本質和無常的律法。不過,你不再把它視為“壞的”——它只是“是”。
對生命不做抗拒,就是處于恩典、自在、和輕松的狀態里。這個狀態不再仰賴事物以一定的好或壞的方式存在。這么說幾乎是矛盾的,然而,當你對形式的內在依賴不見了,生命的整體情狀、外在形式,就會趨于長足的改善。
你過去認為快樂所需的人、事和情狀,現在,會在不經你努力或奮斗的情況下來臨。你盡管享受和欣賞這一切——在它們存在的時候。這一切當然都會化滅,在生滅中循環不息??墒菦]有了依賴,便沒有了失落的恐懼。生命開始輕易地流動了。
從次要來源所汲取的快樂,從來就不會很深。它只是本體喜悅——當你進入了那個不抗拒的狀態里,所找到的洋溢的和平——蒼白的反映罷了。本體帶你超越心智的兩極對立之境,把你從形相的依賴中解放了。盡管你周遭的一切崩潰傾塌,你還是會感受到一個在你內在深處的和平核心。你也許不會快樂,可是你一定在和平里。
11.4負面情感的運用和戒絕
所有內在抗拒,都會以一種形式的負面情感被經驗到。所有的負面情感都是抗拒。在這個脈絡里,這兩個詞可以說是同義詞。負面情感的范圍,從惱怒或不耐煩到暴怒,從心情沮喪或懷恨在心到自絕。抗拒有時會觸發情感的痛苦之身。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個輕微的情境,也許都會產生憤怒、沮喪、或深沉的哀傷等負面情感。
再復發的負面情感,的確負載了一個訊息,疾病也一樣。不過,你做的任何改變,無論是工作上的、親密關系上的、或者環境的改變也好,都只是表面工夫罷了,除非改變是來自你的意識層面。就這一層意思來說,它只意謂著一件事:變得更臨在。
每當你察覺你內在有某種形式的負面情感出來的時候,不要把它當做你的失敗,把它看成一個有用的訊號。它在告訴你說:“醒醒吧。走出你的心智。要臨在?!?/p>
你知道熊澤蕃山禪師的典故嗎?他成為偉大的禪師之前,以多年的時間求悟,可是開悟總是與他擦身而過。然后有一天他經過市場的肉鋪,無意間聽到肉商和客人的一段對話:“把你鋪子里最好的一塊肉給我?!笨腿诉@么說?!拔疫@里賣的全是上肉,沒有一塊不是最好的?!毙軡赊揭宦牭竭@句話就開悟了。
我看得出你還在等我的解釋。當你接納本然的時候——每一刻——都是上肉。這就是開悟。
11.5慈悲的本質
超越心智的對立之后,你就變成了一個很深的湖。生命中的外境,和任何發生的事件都是湖面。湖面會因應循環和氣節的變化,時而風平浪靜時而狂風驟雨。然而湖底卻始終紋風不動。你就是這個湖。你不只是湖面。你和你如如不動的內在深處連系著。
你不會因為對任何情境的貪愛而抗拒改變。你內在的平安并不依賴它。你安住在本體里——不變、無時、不滅。你不再依附外境中起伏不定的形式尋求實現或快樂。你可以享受這些嬉戲,你可以做樂,你可以創造新的形式,你可以欣賞它們的美??墒菂s沒有執著它們的需要了。
本體覺知的時候,真正的關系才有可能。當你發自于本體的時候,你就會以原狀來感知他人的身體和心智,也就是感知成一個屏幕。而你就像對自己一樣,在屏幕之后感覺到他們真正的實相。
因此當你面對別人的受苦或無意識的行為時,你會留守在臨在里與你的本體連系。進而能超越形相,透過你自己的本體,感覺對方光明清凈的本體。在本體的層面上,一切受苦都被你認知成幻相。受苦來自形相認同。療愈的奇跡往往透過這個體認而觸發,也就是,當對方準備好了的時候,借由喚醒他們本體的意識讓奇跡發生。
11.6邁向實相的不同序列
我不贊同肉體需要死亡。我堅信人可以達致肉體的不朽。我們之所以會死是因為我們相信死亡。身體不是因為你相信死亡它才會死的。
肉體會存在,或者似乎存在,是因為你相信死亡。肉身和死亡都是由我執的意識模式所創造的同一個幻相。這個幻相對生命的源頭沒有覺知,并且以孤離和飽受威脅的幻相看待自己。因而創造了你是一具身體的幻相:一個持續地處于威脅之下的有密度、有實體的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