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上規則和限制等約束條件,才能有效釋放創造力,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典型案例,1976年法航航班劫機事件。以色列政府的營救行動可謂考慮了各種制約條件,并做到了收放自如。
恐怖分子劫持了飛機著落在烏干達的恩培德機場,將人質帶到一個廢棄的舊航站樓里。營救計劃是要派一支突擊隊在夜間乘坐一架載有機場專用車輛的運輸機前往航站樓,消滅恐怖分子并解救人質,最后一起同機返回。
但是有很多細節被遺漏了。航站樓的布局是怎樣的?人質被關在哪里?那里有多少恐怖分子?他們都持有什么武器?這意味著指揮官們需要就人質營救如何展開建構一個思維框架,需要更多的相關信息,以便進行反事實思維。
于是,營救隊伍找到了航站樓的圖紙、進行反復作戰演練,做好筆記,不斷討論和重復作戰行動的要領。考慮到行動方面的制約,突擊隊激發創造力,將車輛刷成烏干達國旗的顏色,開車烏干達將軍們喜歡的路虎車,穿上烏干達軍人的軍裝等等。
行動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人質被順利解救出來。
約束并非對行動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我們需要恰當的約束條件,這樣才能合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并導出正確的選擇。約束條件有助于我們做出更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