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忙,叫著雙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種忙,叫著雙搶? ? ? ? ? ? ? ? ? ----jeff

“雙搶”是什么?我們農村的搶收與搶種,搶收成熟了的稻谷和搶種秧苗。雙搶是我們當地的專屬名詞,也許是地方性用語,它是屬于我們農村人的,伴隨著我們從學生時代到社會知青,從幼稚童年到長大成人。雙搶對于我們始終有一種恐懼的情節和痛苦的記憶,那份艱辛和疲憊難以言狀,那一份沉甸甸的擔子就像是我們肩上的責任,一直到現在不敢稍許松弛怠慢。有了雙搶的經歷,以至于在后來的那些人生歲月里,或痛苦,或屈辱,或艱辛,或勞累,那都不是事,應對起來也鎮定從容。

雙搶其實是在搶時間和搶節令。農村人種田是靠天過日子,種田種地講究農時,所謂的“季節不等人”,一到農忙時節,就必定有一番緊張的“戰斗”。

對于種田人來說,稻谷不僅是半年的口糧,也是家庭收入的最大來源,還可喂養小雞,小豬。稻草不僅可以當柴禾做飯,也還可以喂牛。因此,雙搶對于我們農戶是頭等大事。

每年的雙搶大致是在7月初開始,到7月中下旬結束,前后也就半個月左右。7月份剛好是學生們放暑假的開始,所以我們每年都能趕上。教科書上說,小孩子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嗨!那對于我們農村的孩子太小兒科。我們自從有勞動能力開始,就幫著大人干活,簡直要頂半個勞動力。我們不屑做力所能及的收收撿撿的小事,常常跟大人們一起下田地勞動,是家里的好幫手。

放暑假了,緊張激烈的大生產運動也開始了。

天麻麻亮,奶奶就開始喊我們起床:“要起來了,你媽媽她們早走了”。邊喊邊嘟噥:“某某家都割半塊田了,乘早上涼快做點事,等會天熱就能好好歇會”。睡夢中我們應承了一聲,翻了個身又睡著了。

大約喊了三、四遍,太陽也出來了,天光大亮。我們極不情愿地從床上爬起,揉揉惺忪睡眼,草草洗漱了一下,拿起鐮刀昏頭昏腦地往田里趕。等我們趕到田邊,大人們已經將一塊田快收割完了。大人們雖然有時會假意地嘮叨一下,但不會真怪我們。于是,我們很快加入了勞動的大軍。

早上的太陽就有點熱辣,照在身上后背發燙頭皮發癢,但水里還是涼悠悠的。我們光著腳踩在泥濘里,背彎的像張古老的弓,手里的鐮刀不停地揮舞,稻子在我們手下不再高傲,紛紛臣服著俯首聽命。割稻子用的一種弧形鐮刀,有鋸子一樣的細齒,不小心就容易將手指割破。大人們除了不斷囑咐我們小心外,也給我們傳授安全防范經驗。我們揮灑汗水,我們也收獲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成就感。成群的蝗蟲被我們趕著往前飛,飛到前面又停下來繼續吃稻谷的葉子。

一般來說,早上基本能將稻子收割完畢,然后,男人就干力氣活,打谷子或者挑稻谷。割倒的稻谷有的是在農田里當時就打下來,用一種叫羅斛(音)的農具,將成把的稻子舉過頭頂,然后狠命地摔打在羅斛的邊緣,稻谷就飛落進羅斛里。稻草另外碼放。條件好的農家很多自行購置了腳踩的打稻機,效率比用羅斛摔打要高的多,一個人可以頂3-4個人,要輕松許多,稻谷也打的干凈。用打稻機的時候,一個大人站主角,我們小孩就在旁邊協助,或者幫忙用小腳狠命地踩機器,或者將稻把遞給大人,或者幫忙鎖稻草,反正誰也不會閑著。

打下來的稻子被裝進蛇皮袋,然后由男人們挑回家曬。蛇皮袋就是那種裝化肥的袋子。剛打下來的稻子含水量大,滿滿一蛇皮袋能裝60-70斤,一擔往往有一百三、四十斤重,挑在肩上起步都非常艱難(小的時候大人們不讓我們挑擔子,但隨著后來逐漸長大,就學著慢慢跟大人分享他們的責任和艱辛)。更難的是那些田間的小路和上坡路,還有熱辣辣的直射下來的陽光。

挑擔子的事基本是大老爺們的事,重擔讓女人走開。干重體力活的時候最受歡迎的是突然來個大力士,如果來了個麻利的漢子,仿佛是個大救星。面對裝滿谷子的沉重擔子,我們這些“懶鬼們”于是腦洞大開,各種奇思妙想在最平凡最不起眼的田間地頭迸發出來。或說,要是在扁擔的兩頭各綁一個大的氣球,那挑起來就毫不費力;或說,要是發明一種帶螺旋槳的扁擔,像直升機一樣就好了;或說,要是在擔子下安兩個輪子...反正是各種非常不靠譜的鬼點子都被我們想盡了,結果還是要靠雙肩一擔一擔往家挑。在最艱苦的時刻都喜歡做最美的夢,體現出了我們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重體力活最喜歡人多,大家都親幫親鄰邦鄰,今天給我家明天給你家幫一天工。人多做起事情就快,邊干活邊聊天也不覺得累。而這時候,天南海北的各種新聞趣聞奇聞緋聞也都紛紛粉墨登場,田里不時激蕩著輕松歡快的笑聲。

“打中伙”就是中途休息時來點吃的補充能量。中伙的食物多種多樣,可能是餅干,可能是米粑或農家小食品,可能是西瓜或者冰棍,也可能分到一個“插田蛋”。

一上午的緊張勞動后,收割基本能完成,接下來下午就能插秧,過一晚秧苗可能就穩定下來。挑擔是力氣活,多是漢子們發揮潛力的場所。插秧是細致活和技術活,既要快又要正,還不能插太深,最好是秧苗的根貼著浮泥,根埋的太深難發開。但也不能插太淺,根埋的太淺不利穩定,容易漂浮在水面。有農諺云“秧苗插的正,可以抵場糞”。男人們做主要的勞動,女人和孩子們多選擇插田。大人們插的秧苗又快又整齊,小孩子插的歪歪倒倒的有的濃密有的稀疏。插秧是退步向前的活,有詩為證:“ 手把青秧向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插得慢的往往落在前面,這時候就有人打趣:“看某某,又插到我們前面去了”。有時候我們為了趕工,插田要到很晚才回家。或者是為了掃尾,就需要拖延時間到天烏麻黑,借助一點微弱的星光,聽憑手感在泥水里起起落落。

傍晚的時候,天地間有很多蚊蟲在飛舞,水田尤多,冷不丁就咬你一口,等你感覺有點癢,想洗洗手去拍死它,它卻趁你不注意早就飛走了。除了蚊蟲,更讓人心煩的是小咬。小咬成片成片的,不斷在你的頭頂盤旋,趕也趕不走,稍微不注意就被它們襲擊了。小咬比芝麻還小,但很厲害,被它咬上一口,會起個很大的包,又紅又癢,包比小咬的身體要大不知幾百倍。

午餐一般都很少喝酒,因為下午大家還要繼續干活,怕吃酒誤事。倘有人特別喜酒,就稍許喝點,主隨客便,也不過多勸。喜酒的喝了酒體力恢復快,精神也好,干活不覺累。到晚餐則可以放開胃口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主人也會非常殷勤地敬酒,或者讓家里人輪番上場陪客人喝,氣氛熱情洋溢,對客人的感激也都在頻頻的舉杯中盡情表達。酒酣耳熱之際,一天的疲憊很快煙消云散,濃濃的鄉情在大家的互相幫助中彌漫著。

晚飯后,大家酒足飯飽,就做鳥獸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大人們要么看看電視,要么洗個澡好好睡個覺,好盡快回復體力準備第二天的緊張勞動。那些精力過剩的小孩和年輕人不會安分守己去早睡,在某個人的慫恿下就到公用的打谷場去學騎車。于是你飛鴿,他鳳凰,她永久,各種名牌閃亮登場,在朦朧的月光下嬉戲追逐,青春的活力驅散了勞累,生命的旋律在天地間回蕩。

雙搶也是農人們劃分季節的標志,雙搶之前可以認為是上半年,雙搶一過就是下半年了。

農村人時間還是蠻自由的,除了幾個譬如雙搶這樣的節點比較忙,其他時間都不會很趕。時間的支配上比較自由,農閑時節要么靠打牌打發閑暇,要么找幾個人一起喝老酒,或者天南海北閑聊山海經。

雙搶大概是農人們一年里最忙的一天了。忙在哪里?因為在大致1-2天的時間里,要把一個農戶半年的糧食收割完,再將秧苗插下去,需要做的工作通常有割稻子,打稻子,挑回家,犁田,上肥,插秧等這些程序,不僅忙而且累。更難受的是,雙搶時節往往也是一年里最酷熱的季節,高溫的年份氣溫可達38度以上。故而,一提到雙搶,對于我們仿佛大難來臨。雙搶一過,大家似乎解脫,再要說忙,恐怕要到過大年的時候,但那時是享受生活。

以前我們種兩季,后來改種一季,現在很多農田變成了旱地,旱地又變成了房子。看到成片成片的良田荒廢,變成了旱地,變成了宅基地,變成了垃圾處理場,真的很心痛,也為以后農村的出路不禁隱隱擔憂。農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將會怎樣?讓一部分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是對的,這些人變成了城市里的新市民,不僅開闊了眼界,經濟上有很大改善,對城市建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農村閑置出來的土地如果淪為荒廢,甚至可能是永久性失去耕種價值,這不能不認為是一筆巨大的損失。土地不僅是屬于農民的,不僅僅養活了老百姓,也同時滋養著所有人,滋養著天下蒼生。你覺得城市里的錢好掙,覺得浪費土地無所謂。但土地是稀缺的,資源是稀缺的,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在想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依然是非常突出的。現在我們肆意浪費和揮霍資源,不懂珍惜,總有一天會遭到大自然無情的報復。其實,相關的后遺癥已經逐漸顯露出來了,我們的耕地大面積減少,我們的土壤嚴重退化,我們農田成片地受到污染,我們的荒漠化進一步加劇。所有這些都是人類犯下的錯誤導致的后果,都是我們不懂自然規律的結果。中國靠什么養活中國人?難道是靠進口食品,靠轉基因食品?且不說轉基因是否安全,畢竟中國人的口糧要自己解決才符合戰略安全,總不能讓我們的糧袋掌握在他人的手里吧。俗話說“手中有糧,心里不慌”。如果中國的土地養活不了中國的國民,國家就不安全了,社會就不穩定了,一切的幸福美好生活更是無從談起。

農村生活雖然沒有城市里那樣多姿多彩,生機勃勃。但農村是我們的根,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經濟發展再好農業也是重中之重,是國家發展和國民生活的先決條件。俗話說無農不穩,餓的時候你總不能抱著鈔票啃房子吧。

雙搶作為一種地方性傳統,是農村特有的一種時令。這種傳統或時令或許已經永遠走進了歷史,成為我們記憶里的一道風景。我們時常忍不住透過這道風景去回味我們經歷的那些艱苦的歲月,去觸摸沉重的社會邊際。歷史,是不能隨便忘卻的,忘卻歷史就可能幼稚,可能浮躁,可能犯錯。

記憶中,有一種忙叫著雙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12--16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247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2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36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0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4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9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87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62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0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5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5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77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6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7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8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8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16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是一段難忘的記憶,現在的孩子無法想象和理解那時我們那一代曾經經歷的“雙搶”歲月,特作此篇,略表情懷。 在我...
    飛燕絕塵閱讀 434評論 0 0
  • 01 入伏之后,天氣越來越炎熱,這幾日帶女兒在外上課,行走在被烈日炙烤的大地上,感受著熱浪的肆虐襲擊,女兒直呼“熱...
    我是魔眼睛閱讀 1,289評論 46 21
  • 這么長的教科書式作文,真的是親爹,所以把它看完了,而且花了一分鐘回應了親爹哈哈,,記錄下 附文分享出來: 《雙 搶...
    Hannah___閱讀 394評論 0 0
  • 本書的一些簡介,以及其他詳情可以參見《MySQL必知必會》 MySQL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之一。書中從...
    瘦長的豐一禾閱讀 2,923評論 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