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嬸嬸去世后,堂妹與堂弟及堂弟媳在整理嬸嬸的遺物時,給家來了個斷舍離,他們仨花費了幾天的時間,才將一樓整理出來。
那天晚上我與隊友回娘家,看他們整理出來的各種占地方的廢舊物品,那場面,堪比一個小型廢品站。
地坪外的空地上,都是清理出來的各種衣物,鞋子,舊書包,和一些雜七雜的東西,有一些可以讓收廢品的收走,還有一些物品都只能丟垃圾桶。
堂妹說她洗了一下午的鞋子,還有多雙沒有洗凈,床底下,鞋架上,各個角落旮旯都是鞋子。
她說她母親的衣柜里,還保留著二十多年前,她女兒剛出生時穿過的衣服,如今她女兒二十六了,想想這幾十年,嬸嬸還在不停的買買買,穿不了的,不喜歡穿的又都舍不得丟,這樓上樓下的床上沙發上,柜子里,哪哪哪都是衣服。
堂妹說她運氣不錯,還在她娘舊衣服的口袋里,捏到幾百元錢。
這次堂妹與弟媳給家中來個徹底斷舍離之后,整個房間看上去干凈整潔多了,她倆也累趴了。
受他們的影響,我也一直想給我的衣柜來個斷舍離。
盡管我的衣柜里衣服并不是特別多。年輕的時候,我也喜歡縫制各種自己喜歡的衣服,因自己跟著爺爺與嬸嬸學過幾年的裁縫,想要的衣服自己可以隨時裁剪縫制,以至于現在,對于各種各樣的時裝有了免疫力,非必需極少購買衣物,覺得有現成的穿得就行,沒必要貪便宜購買上一堆自己不大穿的衣服占衣柜空間。
像我們附近有位女鄰居,最喜歡購物,尤其衣服鞋子,只要是她看中的款式,尤其是碰上服裝超市打折時,每種顏色會各買一件,拿回家來后,有些掛在衣柜幾年連掉牌都沒拆,衣服鞋子太多,實在穿不過來。
我認為人到一定的年紀,衣服不在于數量多,而在于精致和得體。
說回斷舍離,我一直想找個空閑的下雨天,一個人到樓上將衣柜來個大清理。
下雨天倒是有,可總因這樣那樣的瑣事讓我沒有行動。
昨天晚上,隊友出門打麻將去了,我本來想去小姨家給她作伴,但一個人又不想去,便給她發了信息說有事不能去。
早早關了店門,上樓去將衣柜中冬天的衣服收進里面的衣柜,再將夏天的衣服從里面的衣柜拿出來。
本著斷舍離的心態,將一件件衣服抖漏出來,有些是現在正好穿的不能扔,還有一些是最近兩年沒怎么穿的,舍不得扔,還有一部分是五六年前的,已經很久沒有穿過了,扔了吧,覺得衣服還不錯,扔了太可惜,但真拿出來穿,又覺得過時了,穿上很土氣的樣子,這種雞肋一樣的衣服讓人猶豫了一陣,狠狠心扔了出來,待衣柜收拾完復又撿起來塞進衣柜。
經過一個多鐘的整理,只挑了幾件衣服扔出來,看來我對自己還不夠狠,只不過一番整理后,衣柜整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