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野外總會見到很多彎著腰,一手拿著鏟,一手提著袋子的老人,很多時候,她們身后還會跟著她們的孫子孫女,這熟悉的畫面仿佛小時候,奶奶帶著我在野外挖野菜的情景,想來已是近30年前的事了,不過那時候野菜只是尋常的東西,并不像今天被整齊的擺放的市場里,打著野生天然的名頭,賣一個好價錢!
那時每家都是有菜地的,離家近些的菜地,總是圍著籬笆,防止散養牲畜的踐踏,而如今大盛其名的薺菜并不在菜園里生長,最多的是在麥田里,少的一兩株,多的成簇的生長,也不過是片刻時間,便能挖一籃子,因為是初春,新鮮的蔬菜還沒有長成,偶爾會被用來食用,不過最多的是用來作豬草。野菜在那個年代是貧賤的,像極了在饑荒年代的人,生在野地里,或者開花結果,或者風雨凋零,誰知道呢?
除了薺菜,作為野菜的還有一些,比如蒲公英,比如枸杞芽,比如莧菜,比如螞蟻菜,還有香椿,或也能算在內!
蒲公英幾乎是春天的使者,沒到春來,成片的開著,在它未開之際,采摘鮮嫩的葉子,洗凈后用開水汆一下,加油鹽拌勻即可食用,味道微苦,并不好吃,不過因為可作藥用,春季食用對人頗有好處。
枸杞子是尋常的中藥,因是木本,并不生長在田地里,多生于路邊道旁,樹下坡內,全身都可作藥,嫩芽卻可食用,因為鮮嫩,并不需要特殊的烹飪,過開水加油鹽即可。
莧菜隨處皆有生長,因地力不同,卻各有別,一般長在野外的,大多消瘦,這是沒有人采摘的,可以采摘的是菜園里的,因為土地肥沃,長得也就粗壯,也是食用新鮮的葉子,不過因為生長周期較長,是經常吃的,滿滿的一籃子,下鍋炒后也不過一盤,炒的時候加幾瓣蒜,味道也只是一般罷了!
香椿有著特別的味道,我小時候是不吃的,即便是今天,成了難得一見的食材,我也很難接受那個味道,就像我對榴蓮和臭豆腐敬而遠之一樣,無論別人如何描述它們,我都難以下咽。
馬齒莧俗稱螞蟻菜,關于它,還有個傳說,當年二郎神箭射九日,最后一個太陽躲在了螞蟻菜下才躲過一劫,太陽便認了它作舅舅。這個傳說源于它極耐干旱,加之擇地,多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一般不鮮食,洗凈后曬干保存,放到冬季缺少新鮮蔬菜的節氣里食用,可以和肉一起作包子餡,這是常有的吃法。最耐干旱的植物,成了最寒冷節氣里的美食,想想都很奇妙!
隨著綠色天然飲食的追求,這些原本聊作充饑的野草野花,成了今天人們追逐的對象。但在千百年的農業種植中,很奇怪他們并沒有在菜地里被廣泛種植,只是散亂的和野草同生?;蛟S是他們頑強的生命力使得他們隨處可見,極為平常,或許是他們生長周期極短,并不具有經濟性,又或許是他們味道平常,并不被大眾接受。
他們是尋常的野草野花,他們是救命的糧食,他們是人們尋覓的美味。他們生性頑強,不畏嚴寒酷暑,無論人們如何對待他們,在初春的季節里,他們都會恣意的生長,成為一種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