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麻辣婆媳——我和我的婆婆(二)

最近的日子好過了許多,因為我已經完全拋開了賢妻良母的面紗,決定要和婆婆“麻辣”到底了。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婆婆到底是不是媽?不知道各位看官如何考慮的,對我而言,顯然不是:1.在我認識我婆婆之前,已經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了,而這個獨立的人格,是我原生家庭的培養、我人生閱歷的灌溉形成的,與婆婆沒有半點關系,似乎與“沒吃過婆家一粒米”有異曲同工的意味。2.婆婆對我即便再喜愛,面臨我跟老公的分歧時,她也總是不自覺地站在老公那邊,當然,我不否認有些婆婆還是相當看的開,在夫妻紛爭的時候會主動批評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真的走到不得不說再見的那一步,99%的母親總是會選擇自己的孩子,而不會承認你這個兒媳婦吧。3.在我婆婆心里,媳婦總歸是屬于自家的私人財產的。

說到這里,不得不又舉個例子:某天,婆婆與一位年長她幾歲的阿姨交談起來,那位阿姨雖然年長,但氣質頗佳,心態極好,交談中得知,阿姨共育有三女,各自成家后,阿姨常年住在小女兒家中,女婿帶她如親媽,她住的不好意思要走的時候,都是女婿出面挽留她。我正要為這位阿姨擊掌鳴好,感慨阿姨教女有方,并且討教與女婿相處融洽的法寶,但是婆婆卻皺著眉頭問了一句:那你女婿不讓他自己爹媽過去住么?阿姨顯然一愣,必然是沒有想到話題會轉到這里來,我也深感不安,明明是溫馨的話題,卻被帶往了婆家娘家這個千古謎題上。好在阿姨極會聊天,三言兩語打發了過去,但我心底卻有些沉重。

婆婆只育有老公這一個兒子,又是在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中生活了這么多年,心中對于婆媳的認知,也是來自于周圍的人,雖說她并不是一個惡婆婆,但她腦海中深深刻印著養兒防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觀念,讓我頗有些不寒而栗。

我也是獨生女,結婚之前就有跟父母討論過,以后過年過節,讓雙方父母到我們家來過年好不好,父母非常贊成,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無論到誰家過年,都會讓另一家父母感到孤獨,我自認為這也是最好的辦法。

但是去年過年的時候,老公出差在外不能回來,打電話的時候問了一句:讓媳婦在哪兒過年?婆婆接口便道:我兒子真是奇怪,咱們家的媳婦,能上哪兒過年?

由于爺爺奶奶還健在(姥姥姥爺已去世),爸爸媽媽每年都是到爺爺奶奶住的山村里過年,而我由于懷孕,不便走山路,顯然不能與父母同去,心想還是留在婆婆家過年好一些,婆婆雖然也在農村,但離城里近些,地勢也平坦,過去過年也便利些。但是婆婆這樣說之后,我心中不免又開始嘀咕:若是以后我提出過年要去娘家過,不知道婆婆會不會有看法?

其實沒與婆婆同住之前,我便給自己設定了很多條條框框,即便做不到二十四孝兒媳婦,也定要做一個良媳,但后來我發現,與我婆婆相處,還真的不能喪失自我,于是后來,我已經成為村里知名的“厲害媳婦”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