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部電影究竟有什么魔力,看完了,一個人靜靜地抽完一根煙后,突然就萌生了想跟初戀再愛幾公里的沖動。
我們總是放著身邊最好的那個人不想要,偏偏要去找更好的人,盡管最后可能會在生活的面前妥協,我們選擇了放手。但,那個人很可能不是真實的自己。不管是男人女人,都有犯賤的潛質,都愿意去作。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能夠跟你兩情相悅的那一個,太難了,可是當彼此相處后,你覺得她沒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但是當彼此分開之后,又開始發現,只有她是最好的,你往后找的女朋友,都是按照她的類型尋找的,自己跳脫不出自己的設定,再多的戀愛也是重蹈覆轍。
02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春嬌與志明的三部曲,在第二部的時候已經略顯疲態,可能是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也許,愛情還是懼怕異地戀的。時隔七年,第三部上映的時候,還是不由自主地買了票,出于情懷,或者是一種隨波逐流的心態。
影片開頭是廣袤無垠的森林,以孩子的視角,開展了一段恐怖片的畫面,小白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進錯了影廳,盲婆婆,這算是一本正經在跟我們開玩笑吧。直到兩個人一起在等待UFO出現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回來了。這才是那種措手不及的尷尬而后又讓人會心一笑的污戲碼,哭笑不得又自然順暢,惡作劇的段子,果然是適合年輕人消遣的一部影片。
整部影片并沒有什么很好的故事情節,更多的是由生活的瑣碎串聯起來的畫面,給小白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對七年之癢的戀人,沒有熱戀的激情,面對平淡的生活,不斷磨合彼此之間的小情緒,然后各自抱著對對方的包容的心態,習慣著日復一日的平淡。
03
面對結婚生孩子的問題,春嬌那種敏感的女性思維,在不知不覺中總會捕捉到志明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言辭,為了結婚而結婚,或者真心愛她而結婚。也許在志明的觀念中,在一起那么多年了,結婚算是完成一個儀式,或者給對方一個交代。但,真的是愛她吧。
當生活的平靜被某一個外在因素打破的時候,波瀾不驚很快就會演變成一場說變就變的驚濤駭浪。一場地震,當春嬌被嚇得待在原地,志明躲在桌子底下,心心念念的都是她。關鍵時候,志明不是沒有伸手去拉一把,而是選擇更為理智的方法去保護這個女人。人性本自私,生死面前,愛又顯得那么卑微。
多么不普通的一對戀人,最后不也是為了生活奔忙。可能長久的愛戀,彼此對抗的不是兵荒馬亂的困難,而是應對細水長流的日常。
04
在城市的大樓外墻,懸掛著醒目而又隱藏了一半的“我們結婚吧”標語,很奇怪,這跟他們的情境似乎很符合,男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女生要的似乎不再僅僅是男生的一種所謂的承諾,更多的是能夠得到來自身邊那個男人給予的安全感。
其實很多人在說,春嬌救了志明,讓志明在時隔這么久之后,能夠真正地長大,但小白并不是這么覺得的,在影片最后,志明又再次為春嬌上演了一場浪漫的戲碼,舞臺燈光亮起的時候,唱著擁有共同回憶卻又是真實心聲的歌詞,志明內心那種小孩子的心性依舊顯露,為女人制造一場值得回憶的求婚儀式,確實讓女人陷入了公主的夢幻中,但是現實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啊。
這好像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見識了外面的美景,徹底釋放了自己的心性,但你回來之后,你發現原來旅行花費了這么多錢,沒工作你又開始著急,于是,你還是回到了苦逼的生活。
可是,女生就愿意男人為她們制造這些華而不實的驚喜,也許,每個女孩心中住著一個公主夢吧。
05
我們很多人都在尋找愛情,但是當我們失去了內心深處摯愛的那個人之后,我們的生活已經開始發生了轉變,我們甚至覺得在塵世中已經不可能再遇見她了。愛情,是屬于別人的,我們只能是別人口中的愛情,街上卑微的背影。
人生嘛,總能有一個人,讓你下定決心戒煙,并愿意為她嘗試一些你之前不敢嘗試的食物。巧合而有點隱匿的注定,春嬌心中有個鄭伊健,Brenda遇見黃曉明,對方在自己心中就是完美的戀人吧。“我覺得我們不能再當小孩了,是時候該長大了。”
愛情,不是劍撥弩張時會挺身而出,而是銷兵洗甲后還能細水長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