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2017年全國高考不到20個小時了。我獨坐桌前,想著給即將奔赴考場的學子們一些更好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輕松應對高考考場帶來的壓力。
--寫在前面的話
本文的內容來自4月2號清明假期參加水菱老師的《NLP--光環法&抽離法》線下拆書課程的課程實錄,目的在于幫助高考的考生運用光環法&抽離法幫助自己在考場上順利發揮。
本文的內容邏輯架構大致分為兩個大的部分
1.光環法&抽離法拆書課內容復盤
2.光環法&抽離法拆書課內容在高考過程中的應用
在文章中我將講到如下的內容:
1.什么是光環法&抽離法?
2.光環法&抽離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3.怎么在高考考試過程中使用光環法&抽離法?
相信大家看到光環法&抽離法這兩個名詞的時候一定是陌生的,當我第一看到的時候,我也跟大家一樣對這樣的兩個詞心存疑惑,帶著問題開始了我的拆書之旅。
R1--光環法
成功的光環
在你需要自信的時候,如果你更為自信,結果將會怎樣?如果能夠把你生命中已經有過的情感轉移到你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那么你想重溫自己過去生活中哪一種正面積極的情感?“成功的光環”會叫你怎么做。
1.重現自信。做好準備,讓自己回到過去某個極其自信的時刻,重現當時的情景,回想一下當時都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成功的光環。當你感覺到自信的時候想象在你的雙腳周圍有一個彩色的光環,你喜歡什么顏色的光環呢?是不是還想讓這個光環發出溫柔的嗡嗡聲,顯示出它有多么強大的威力呢?當這種自信的感覺達到極致的時候,踏出這個光環讓那些自信的感覺留在光環之內,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要求,不過你能做得到。
3.挑選提示。現在設想一下將來某個特定的時刻你也需要這種自信,在你想變得自信之前,你都會聽到什么看到什么--這種提示可以是你老板辦公室的門,可以使你老板辦公室的門,可以是你辦公室的電話,也可以是在講話前聽到自己被介紹的情形。
4.綜合所有因素,一旦你的頭腦里確定了給予你提示的東西以后,再踏回那個光環之中,重新拾起那種自信的感覺,假設未來的那個場景發生了,而這時你感覺很自信。
5.檢驗成效。現在再次踏出這個光環,將自信的感覺留在光環里。在光環之外,花點時間再想象一下將要發生的那個場景。你將會發現你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種那種自信的感覺,這意味著你已經為這件事可能發生的事,提前做好構想,你感覺更好了,雖然這并未發生過,但一旦發生這樣的事,你就會很自然地自信面對這一切。
在第一步中,你必須全面重現當時的經歷,這一點很重要,這樣你的感覺才會很強烈,回想一下當時的情形,當時是站著你就站著,當時是坐著你就坐著,姿態也要保持一樣。
I--重塑原文
?重現自信 :重現盡可能多的細節,并沉浸其中,越生動、鮮活越好
?成功的光環:感覺到自信時想象光環,達到極致時出光環,自信留在光環內
?挑選提示 :在需要自信的場景發生之前
?結合所有因素:確定提示后,回到光環中,再次體驗自信的感覺
?檢驗成效:再次踏出光環,看是否找到自信的感覺?
我們在什么情況下需要用到光環法?(適用邊界)
1.緊張,希望自己能轉變情緒狀態,變得不那么緊張
2.負面情緒,希望自己調整為積極樂觀的心態
3.提升自己的狀態,本身狀態不佳,想要自己狀態變得更好
4.面臨挑戰,希望自己能夠迅速提升能量
光環法使用五個步驟:
重現自信--成功的光環--挑選提示--結合所有因素--檢驗成效
我的應用
這周參加了夢想賦能班,因為自己非常害怕在公眾面前說話,于是在每次上臺之前,先用了光環法,我最自信的光環就是去年的年會作為主持人,主持的非常成功,站在臺上的時候很有自信,于是我每次上臺之前都會回到我最自信的狀態,獲取能量,結果是每次上臺都會自我感覺非常好,給了自己很大的信心,我現在再也不害怕上臺演講啦。
我的感悟
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高考中適當運用光環法
1.緊張
當我們考試之前很緊張的時候,一般是由于對自己的認知比較低,害怕自己考試不好,對不起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嘗試使用光環法找到自己最自信,能量最高的狀態,并且積極轉換心態,也許考試之前就不會那么緊張了呢?
2.負面情緒
很多小伙伴在考試之前遇到一些意外狀況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負面情緒,比如原本天氣預報說的晴朗天氣突然狂風大作,這個時候很多小伙伴的心情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我們及時調整,運用光環法,趕走負面情緒之后,也許心情變得不一樣了,考試時候的高能量狀態就回來了,很容易就獲得了好成績。
3.提升自己的狀態
當考試前出現緊張,焦慮,手心冒冷汗等等情況出現的時候,這是我們的身體在通過一些暗示提醒我們,我們現在的狀態欠佳,可能需要提升一下自己的能量,這個時候運用光環法,幫助自己找到最佳的狀態,也是考場調節情緒的利器。
4.面臨挑戰
對于很多小伙伴來說,高考是自己人生中面臨的重大挑戰,為了要度過這個重大挑戰,自己花費了很大的時間和經歷,一定不能失敗,由此給自己帶來了壓力,造成自己緊張,使用光環法的五個步驟,找到自己最佳狀態,從而調整心情,積極應考。
R2--感知位置
對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一般也稱為態度,NLP稱之為“感知模式”。在我們的大腦里,除了對實質事物,例如一個面包,有經由感官資料構成的感知模式之外,對于非實物的人生經驗,例如“李先生是怎樣的人”,我們也會有類似但更復雜的“感知模式”,使得同意情況出現時我們都會有同一的行為模式。
一個人在某個時刻對另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感知模式”,使得同一情況出現時我們都會有同一的行為模式。
一個人在某一個時刻對另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感知模式”會在另一個時刻中,因為他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有了不同而有所改變。“感知位置”是指在某一刻中對那個“感知模式”的內心定位。這個定位,可以再現實中表現出來,例如憑想象兩人對坐的距離,僅由實際地用椅子擺出而察知。
在溝通和人際關系中,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各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中重疊一致的部分,支持他們維持那份溝通和關系,稱之為共同信念和共同價值,其中也有共同規條,但因為規條的目的只是取得價值和實現信念,故此可以靈活地更改。
因為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大部分存在于潛意識里,故此人脈往往忽略了在溝通和人際關系情況下存在的共同信念和共同價值,更因此看不到怎樣憑改變規條便能夠改善溝通和關系的機會,感知位置平衡法便是一套針對這點的技巧。
最初發展“感知位置”這套技巧時,只有3個位置,就是:
我---第一位置
對方--第二位置
抽離--第三位置
隨后經過不斷發展,很多不同意義的位置出現。
I:重塑原文
? 結合:第一人稱的角度
? 抽離:非當事人(旁觀者)的角度
學習目標
1.理解什么是抽離位?
2.學會在一件事情中,如何運用抽離的思維--其實就是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
現場學習案例
水菱老師--在食堂里面給1200個學生培訓思維導圖。
如果運用抽離的思維來看的話,看到的就是一個年輕的女老師帶領一群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學習。既不能感知到當時老師的緊張情緒,也不能感知到學生學習到知識之后的愉悅情緒,只是客觀的角度觀察這個事實。
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誤區,幫助自己跳出來,用一種更加客觀理智的態度去看待事情,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R3--抽離法的應用
為大腦重編程序(NLP自我重塑計劃)P241-243
湯姆還沒有意識到的是通過這種特殊的方法重新思考自己對批評的應對態度,他已經對自己的大腦重新編排了一套程序,因此,今后一旦遇到別人批評自己的情況,他都會冷靜下來,他已經為自己的大腦重新編寫了一套程序,因此,今后一旦遇到別人批評自己的情況,他都會冷靜下來,認真地考慮別人的批評,尋找一個恰當的解決方法并付諸實踐,同事還要考慮到結合任何有用的反饋,通過運用下面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像湯姆一樣為大腦重編程序。
練習37:從容面對批評
1.批評。首先,回想一下,最近在接受批評的時候你哪一次態度不好,你對自己的應對方式不太滿意,挑選一次程度適中的批評來學習這個技巧,將時間倒回至事情發生之前的那一刻。
2.旁觀者角度:想象自己即將遭遇某人的批評,當你意識到會遭遇到批評時,注意看另一個自己的分離出來,當“那個自己”在接受批評的時候,你可以想象自己從身體里或者從感情上分離出來,就像待在一個隔離的玻璃室里一樣,要是你還能想象那些批評你的話都寫在一個卡通形狀的氣球上,那也會很有幫助的。
3.回憶批評場景。從“另一個自己”的角度來講批評的內容詳細地再現一次,就像拍電影一樣,這樣,他就能夠了解到批評的內容,如果“那個自己”沒有足夠的信息來制作一部清楚的電影,那么他就可以向批評者詢問,直到他得到足夠的信息,清楚地明白批評者的意圖。
4.從旁觀者的角度來回憶這個場景,既然“另一個自己”已經直到批評者的想法,注意觀看“另一個自己”制作的電影和你記憶中在同一場景中發生的事情有什么不同,對比一下你說看到的和批評者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對比兩個場景。這兩個場景是不是相互吻合?它們有可能吻合,有可能一部分吻合,也有可能完全不吻合,畢竟,人們的感知角度不同,如果它們不吻合,那么看看自己是怎么向批評者詢問更多信息的,“另一個自己”在努力地去了解批評者的意圖。
6.選擇回應方式。給予對兩個場景的對比,選擇一個適當的回應方式,由于環境不同,以及兩個場景相互吻合的程度不同,應對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我們在什么情況下需要用到抽離法?(適用邊界)
1.面對他人批評的時候,當面臨他人批評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失控狀態下可能做了很多事后讓我們覺得很后悔的事情。這個時候,應用抽離發跳出來看待整件事情就變得特別有必要。
2.需要進行自我批評的時候,一個人自責的情緒常常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情緒低谷,要想重新昂揚斗志,我們需要不斷給自己加油打氣。恢復理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抽離法。
抽離法使用步驟:
回憶--抽離--重播--對比--回應--預演--整合--復盤
我的應用
這周工作中出現項目延期,被領導批評了,心里覺得很不舒服,在自己即將憤怒的邊緣,使用了抽離法,我站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項目延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項目出現延期呢?
因為項目的時間估計不準確
為什么會不準確呢?
因為更改了之前的架構,改動非常大
為什么修改之前的架構呢?
因為服務器不穩定
我找到根源就是因為服務器的不穩定導致,由于更換服務器,從而架構大改。導致開發人員評估工作量失誤。
這樣面對領導的批評的時候,找到了根源問題就開始擺事實,在溝通中更能應用講事實不講態度的原則,結果講完之后,領導也表示理解我們的壓力,并且主動建議給我們增加測試時間。
我的感悟
抽離法也可以運用在高考中
1.考完一門考試之后,如果覺得不是那么理想的時候,很多的考生很容易就開始進行自我批評,造成自己下一門的成績也相應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可以運用抽離法對自己進行心理安慰,回憶--抽離--重播--對比--回應--預演--整合--復盤,當我們進行對比的過程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已經在心里有了權衡,需要怎樣調整自己接下來的心態來面對考試。
2.考試完成之后,我們很可能會接受到來自朋友或者家人的質疑和擔心,我們也知道質疑和擔心對于考試毫無用處,但仍然克制不住自己擔憂的心。這時候怎么辦呢?讓自己使用抽離法七個步驟,回憶--抽離--重播--對比--回應--預演--整合--復盤,迅速的從當時的狀態中抽離出來,找到屬于自己的輕松狀態。
總結篇
總體來說:
光環法可以運用在高考前,應對緊張和壓力。
抽離法可以運用在高考后,應對質疑和擔心。
抽離法還可以應用在考試中,當一門考試考完之后,要學會迅速從前一門考試的影響中抽離出來,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積極的狀態應考。
最后,祝全國的所有學子們高考順利,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