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陽節(jié),這本是一個老人的節(jié)日,我得到的卻是母親患上肝癌己是晚期的消息。面對父親的束手無策,我只能硬撐著,但也是感到無能為力。這一天一夜很難熬,雖然很困,卻是睜著眼睛等到天亮。
在醫(yī)生的配合下,我千方百計瞞住了母親對于病情的猜測,可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游走在崩潰的邊緣。我不敢想像那一天的到來,我一陣一陣陷入情緒失控的狀態(tài)之中,像個間歇性精神病在沒人的夜里,反復發(fā)作。母親一句對我女兒的等奶奶從南京回來,你再來吃飯的叮囑,我心如刀絞。
自從母親患病以后,每天的睡眠基本失常了,上半夜迷迷糊糊,下半夜清醒。一切己成事實,不得不努力地調(diào)整自己。就像朋友說的,哪怕夜里難過了自己撞墻,白天面對病危的母親也必須堅強。想想也對,畢竟陪完母親走完這最后一程的同時還得兼顧父親的身體。他們風風雨雨幾十載,臨了,這份情感做兒子的未必完全能夠體會。每天清晨,自己堅持走路半小時。然后帶著母親去散步,聊聊開心的話題,回憶回憶以前的生活。中午吃完飯再領著她在醫(yī)院的走廊慢走慢走。下午掛水結束,坐公交送她回家。每天,就是祈禱她身體不會有疼痛的煎熬。傷心毫無意義,但是總會忽然來襲。一天又一天,每一天都當末日來渡過。
遵照母親的愿望,昨天將她和父親的墓地在游子山定了下來。她讓我拍了幾張照片給她看,看完以后她很高興,說了了一件心事了。本來家族的祖墳在風景秀麗的慢城,但她卻是不愿意去,不愿意就不愿意吧,我知道她是不想驚動鄉(xiāng)下那些親戚而已。就像每天我?guī)龔尼t(yī)院回家,走到小區(qū)門口,她就不讓我攙扶了。
又是一天來臨了,過去的一天母親沒有疼痛便是幸福,但愿今天也會一樣。
昨天一天,母親的心情很差。先是早上問我游子山的事情是否辦妥當了?為什么買了墓地沒有本子?中午吃了午飯,本來我陪她要慢走半小時的,結果她走了十分鐘不到就要躺下。躺在病床上,她把我叫到床頭,說要告訴我家里有幾本存折,每本存折上有多少錢。我笑著說你這是要干嘛?她回答說怕父親年齡大了犯糊涂給忘了。我知道她這是在交待身后事,強忍住傷心安慰她還沒到那一步,委婉地制止了她說下去。晚上回家的路上,她也不像往常一樣和我聊天,只是我問什么回答什么。我明顯地感覺她心情不好,卻也無能為力。
一個人的時候,悲傷照舊來襲,居然沒有一滴眼淚。
隨著舅舅輩的親戚們來探望,我反而比較擔心母親的情緒會受影響。一般只有大事件的發(fā)生,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父親將有些事和舅輩們一一作了交代,我對那些事一點也不關心。這段時間注定將成為我人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太陽依舊每天照常升起落下,我只是期盼母親每一天都沒有身體上的疼痛折磨,如此,便是安好。
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依然覺得還不夠累。如果能累到貼著床單便能入睡,停止所有的思緒,那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把所有的情緒放在每一天的清晨,想白天不敢想的事,想如何將今天過好,想如何去安慰情緒低落時的母親。
近一個月來,每天堅持走路,帶著耳機,單曲循環(huán)著哥哥的你在何地。忽然感覺,聽著他的歌,未曾見面的模樣卻清清楚楚,那一張帥氣十足的臉,仿佛從來未曾離開。可是我的老母,為什么?我已記不得您的芳華,再次凝視,竟只有滿臉的滄桑與夾雜的白發(fā)。余下的時間,我就是你的依靠……我,陪你一起走完。
一個多月的治療,老娘今天出院了。關于出院,一般來說都是康復與快樂的代名詞,可對于我來說,卻是另一種煎熬的開始。我倒不怕自己的精力跟不上,而是既定的結局,我還沒有完完全全地做好思想準備。熬吧,只要閉眼睡著到睜眼醒來,這過去的一天,我也算是贏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老娘衰老的速度不忍直視。春雨后的枯草,一不留神就是一片綠。秋天的樹葉,一不小心,鋪滿了一地。雖然是同樣的自然規(guī)律,但一個代表著重生,一個意味著永別。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陪著母親,靜靜地享受著這和諧的氣氛。母親照舊看著她的書,有一句沒一句的和我說著話。我也用文字照片記錄下這終將會成為記憶的日子。
人的一生中,既扮演著傾訴者,也扮演著傾聽者的角色。我們的經(jīng)歷,構成了生活的框架。在這無形卻又實實在在的框架中,我們經(jīng)歷過感情的分分合合,人來人往實屬正常不過。最后,忽然領悟,那些可以言說的是是非非,對對錯錯,糾糾纏纏,原來都不是事。只有那些無法對人言語的,才是你內(nèi)心里最真實的東西。每每夜深人靜,獨自體會,咀嚼。生命中,往往最真實的,越真實的,無法與人分享。母親的日子不多了。也許有人,也的確有人,認為我這個做兒子的在她健康的時候做的不夠好。其實關于這些,在母親查出來肝癌晚期的時候,我早已經(jīng)包包扎扎收了起來,我已經(jīng)沒有時間去反省,甚至認錯。我想等她走了,我有的是時間去承受。如今,面對著日益蒼老的母親,我只有心疼,心疼,心疼。
但愿這無聲的歲月,在時針,分針的鞭打下,您慢點,慢點,再慢點。
又一次帶著母親來到宜興的湯氏中醫(yī)看病抓藥,這已經(jīng)是第三次了。天公不作美,小雨一直下個不停,就像個失戀的人,想想就會抹一陣淚。可除了時間與新歡,別無良藥。
早上通過微信掛的號,等接到通知時已經(jīng)在路上。93號,也就是說前面還有九十二個患者。估計不到下午四五點鐘是就診不到了。
陪著母親在候診室等著,看著她虛弱的樣子,心里非常難受。人的求生欲望是驚人的,作兒子的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環(huán)顧了下四周,忽然發(fā)現(xiàn)今天和我母親一樣虛弱的病人并沒有,于是動了心思。找到醫(yī)生,說明了情況,希望他能通融下,給我母親先診治回。醫(yī)生拒絕了,說這是規(guī)定,每天來給他看病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既然定了規(guī)定,就只能按規(guī)則來。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記得我們高中政治課講到資本主義社會,說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沒有溫情可言。二十多年過去了,不知道這些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否依然如此,而人情溫暖的社會主義國家又是如何,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吧。
我尊重醫(yī)生看病的規(guī)則。我要付出的代價是時間的等待,母親要付出的代價是忍耐,忍耐身體帶來的不適與痛苦。我想如果這點代價換來的是規(guī)則的公平執(zhí)行,也值了。
母親的日常起居無法自理了,連脫條褲子的力氣也消失殆盡,更別說走路了。天氣好的中午,我扶著她坐到客廳,開始了讀書給她聽的日子。不知道這一讀,是不是又將是屈指可數(shù)的光陰。
小時候,母親的乳房是我的天,我的地。喝著她,慢慢長大,抱著她,安然入睡。長大后,都說有娘在的時候就有家。可是,有一天,您老了,病了。再幸福,或苦難的日子,我們始終要說再見。這聲再見,是這輩子的再也不見。
我把第一個光陰的故事寫給母親,可再優(yōu)美的文字也表達不了我的悲傷。我留下關于今天的只字片語,只是希望,當我老了腦袋的歲月里,閉上眼睛,依然可以看到娘。
窗外,滿地的銀杏葉兒不知道什么時候不見了,它們鋪滿整個人行道,一地金黃的蕭瑟也成了記憶。好在有期待的歲月始終是美好的,因為,來年,我們還會相遇。
今天的霧好大,注定是個特別的日子。母親再次入院。早上從家里出來,二十二級階梯,母親似乎用盡了全身力氣,因為肝區(qū)疼痛,我無法背著她下樓。從醫(yī)院門口到住院部,短短的幾十米距離,我?guī)缀跏羌苤矂幽_步。一到電梯口,母親就徹底彎了下來。病來如山倒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詮釋。我的心痛在此刻也到了頂峰,眼里的淚水沒有任何預兆,像決堤的洪水泛濫而出,又不得不悄悄擦去,回歸常態(tài)。
如此虛弱的母親依然有著強烈的求生欲望,當我服侍她躺下,她喃喃自語,要是掛掛水好點就好了。我連忙告訴她,會的!你不要怕,一定會好些的!
2017總算要跨過去了,這過去的一年眨眼間就成了歷史。光陰就是這樣,無論你過得好與不好,它始終不緊不慢地如影隨形。2018,我對你沒什么奢望,我只希望母親的日子能讓我多數(shù)幾天,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