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芙蓉樓送辛漸
? ? ? ? ? ? ? ?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寒冷連綿的雨籠罩了江面,清晨送別了好朋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獨的影子。洛陽的親朋好友若有誰問起了我,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就像玉壺里的冰一樣清雅、純潔。
注釋
“芙蓉樓”是黔陽(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的名樓,那還有王昌齡的石像和介紹?!八汀笔撬蛣e的意思?!靶翝u”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
芙蓉樓:黔陽(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的名樓。遺址在潤州(今江蘇鎮江)。
辛漸:詩人一位朋友的名字。
寒雨:寒冷的雨。
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簡稱這一帶為吳,與下文“楚”為互文。
客:在這指辛漸。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孤:獨自,孤單一人。
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齡當時離京赴江寧(今南京市)丞任,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詩原題共兩首,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寒雨連江夜入吳”,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檐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并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煙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作者簡介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世稱王龍標,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王昌齡為“七絕圣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等。
"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