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唐翊平,效融科技CEO,6年互聯網從業經歷,曾連續4年擔任產品經理,參與負責大宗商品交易網、鋼貿圈、人人賺等平臺的產品研發,后轉入市場運營方向,曾擔任IPO Club的首任運營總監,服務過數百家創業公司、傳統企業。
問:唐總你好,我們知道現在做軟件外包服務的公司也很多,可以說這個行業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但是效融為何選擇這個方向呢?
我是這么理解的,首先從商業邏輯上來說,每個有競爭的行業都是有很大的商業機會的,很多人在做軟件外包服務,說明這個行業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我們恰恰也看到這個行業面對的客戶的一些痛點,而且我們對解決這些問題有一些方法論的東西,所以效融還是瞄準了這個市場去做。
問:那唐總,您剛剛提到這個行業的一些痛點,能跟我們介紹下嗎?
這個我跟我身邊的伙伴都有過討論,我們一直在說,哪些找我們做開發服務的客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是技術嗎?不全是,技術解決的僅僅是器這一層面的東西,我們看過一些企業,花了很多成本在技術研發上,開高薪招了開發人員,但是這些項目依然做不好;我早年曾經服務過一家公司,兩年內花了500多萬,最多的時候,他們的技術團隊超過30人,但是做出來的產品連曇花一現的機會都沒有。相信很多做軟件外包服務的朋友都深有體會,一些項目做著做著就黃了,所有我們就思考這些問題,為什么這些項目就做不起來。
問:這項目做不起來有什么共同的原因嗎?
跟包括我們客戶在內的很多朋友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企業需要技術外包或者籌建技術團隊的時候,他們的核心需求是去獲得一些他們想擁有的能力,這就是我們效融常說的“商業能力”,一家做傳統貿易的公司,找外包公司做電商平臺,不是他們想要一個線上商城而已,而是他們通過這個線上商城去獲得能在線上經營的能力。
找到我們客戶的核心需求,那么我們反過來看,就不難發現大多數外包公司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管理跟專業度的我們這里就不說了,很多外包公司說我們技術怎么怎么樣,有多少開發人員,這就是唯技術論,這特別容易給合作的雙方一個錯覺,就是覺得我們擁有一個技術上完美的平臺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
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們還是從客戶的核心需求來看- 獲得商業能力,商業能力我們是這么理解的,首先是方向,這恰恰是合作雙方最容易忽略的,方向如果都沒有明確的話,對甲乙雙方都是后患無窮的;其次就是技術,方向有了,我們就要落地,技術開發就是為客戶提供落地的工具;最后是資源,傳統企業往往缺乏一些線上的資源,特別是推廣和用戶資源;
方向,技術和資源,這決定了客戶的項目成不成,其實很多項目沒做起來,并不是合作方技術本身的問題,很可能是方向不夠清晰,或者是資源不到位;
問:唐總,您不斷提到“商業能力”,那效融是如何做的呢?
方向是什么,你可以這么理解,就是解決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很多甲方,特別是傳統企業,本身對互聯網的認識并不是很系統,所以對方向的把握能力也比較弱,他們其實特別需要有人和他們共同去探索方向,告訴他們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落地。所以從效融這家公司創立之初,我們就整合一些行業的運營、管理方面的專家,就從我們聚焦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我們將電商和金融做了跨界融合,這是就是一個全新的思路,國內的電商已經發展了10多年,很多體系都是非常成熟的,我們很多的落地方案比技術型公司更加接地氣,這也是很多客戶找到我們的原因。現在我們的智庫里擁有近100位未來焦點行業的專家,很多方向性的東西我們的把握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技術資源上,我們現在正在跟國內的一些知名高校進行聯合,保證我們的技術團隊的基本素質;另一方面,我們覺得我們在項目管理上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其實很多中小外包公司,為了縮減管理成本,重銷售不重流程管理,為項目帶來不確定的風險,讓合作雙方花費更大的成本來彌補這些疏忽。在多年的服務過程中,我們也總結出了一套關于項目管理的方法論,我們客戶的直觀感受就是,我們的效率確實很高,而且溝通成本低,這也是我們把公司命名為效融的原因。
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我們現在也正在整合一些商業工具。比如說融資對接服務,當一個項目方向明確了,產品也落地了,在市場上也獲得了驗證,我們的客戶就會考慮通過資本去推動發展,所以我們也把之前接觸過的一些投資機構拉出來,幫助客戶解決資本層面的問題。我們還提整合一些公關和推廣方面的資源或渠道,目的也是為了幫助我的客戶能夠快速的去獲得他們需要的商業能力。
問:那效融未來的發展規劃是什么,能跟我們分享下嗎?
最近互聯網變化很快,但是有些基本的趨勢我們還是能把我的,比如說共享經濟,這其實就是社會的分工體系發生的變革,其實軟件外包行業也慢慢的正在發生這些變革,為什么說國內的軟件外包行業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們一起來分析下,一個傳統企業,他如果想通過互聯網獲得商業能力的話,他必須招人,招技術人才、招運營人才,大家都知道,現在這些人才的招聘成本很高,但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問題是管理模式上的沖突,對于一幫互聯網的人才,你能用傳統的方式去管理嗎,相信這也是很大公司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所以說傳統企業去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其實成本代價是非常大的。但是這些是可以交給我們去做的,其實我們認為,效融科技對于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優盤,自帶操作系統,即插即用,企業專注于產品或服務,我們搭建技術平臺幫助企業獲得商業能力,這其實就是一種高效的協作模式。
基于共享經濟的理念,我們也在進行一些嘗試,我們正準備把一些產品經理、程序員、設計師等角色聚合起來,提供一個開放協作的眾包平臺,為更多有技術開放方面需求的客戶提供服務,區別與豬八戒之類的平臺,這個平臺是項目、產品經理為中心的,平臺也會輔助的提供需求整理,產品設計,已經項目驗收方面的服務與標準,我們也會將我們在項目協作上的一些方法論應用到這些場景中,一方面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另一方也為這些參與眾包人員提供穩定的項目來源。
來源:中小企業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