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與“量”相攜
今天畫的是一個比較嚴肅的題材哈——關于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關鍵詞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中國速度舉世矚目。特別是從2003年到2007年,GDP連續五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之后的幾年,盡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的GDP增速也始終保持在9%左右。
過程圖一
然而,由于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金融市場跌宕起伏,中國經濟發展中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這樣一個歷史條件下,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是有多年來高速增長的經濟實力做支撐;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過程圖二
而要解決這個主要矛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般來講,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追趕的前期,經濟增長速度都是比較快的。但是當“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質”的提升就必然提到日程上來。
過程圖三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兼顧質量與總量、速度與效益、發展與生態。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原則,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個富強、美麗的中國正迎面而來!
完稿
注:部分文字內容來自網絡。
2018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