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師說道: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孩子,不會有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態度,我理解的就是面對學習這件事的認真程度。
說一說自己吧,目前在實習學校擔任幾個班的書法老師,之前呢沒太認真想過這個問題,昨天想了一下,發現我對所任教的書法這門課的態度就不端正。
有的時候會抱怨書法沒意思、無聊呀,不是主科,學生們不聽……
消除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行動。
抱怨的再多也不會帶來改變,我要行動起來才行,多去嘗試不同的課堂形式,比如:老師們和我說,課堂亂的時候,可以先起立,轉換關注點,或者一起拍手等,都要去試,才知道哪個適用。
態度不端正的原因:認為書法不是主科,沒有那么重要,而且比較枯燥,沒什么可講。
然而這些只是我的看法,不能這樣狹隘地定義一件事,如果不是主科就不認真,那豈不是很多老師都在應付了,這會害了多少孩子,而且越是不被重視的學科,如果能吸引孩子興趣,那才是本事呢,歸根到底還是沒有鉆研的精神,沒有想過去改變現狀。
對待任何一門學科都要認真,即使是不被重視的、我不喜歡的,試著去喜歡,因為我不可能總是做著我喜歡的事。
只有把我該做的事做好了,才能去做我喜歡的事。
昨天在教室做了一個“你比劃我猜”的ppt,今天去班里試試,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在小時候也喜歡老師會給我們時間玩游戲什么的,能想起來的有:擊鼓傳花、傳話、張冠李戴……
學習不單單只是學習,更是成長。教育理念要更新,一味地教授知識,而不懂變通,缺乏探索意識、鉆研意識的教師會被淘汰的。
我不能再應付了,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單單只是說說而已,我會去試,還好我現在認識到了。
加油吧,這也是一條教師不斷學習的路。
寫作訓練? 10th? 端正態度是關鍵,不能因為自己沒有搶到好的座位而錯過一場精彩的演出。
學習的還太少,要轉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