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出差珠海,周末回來時當地單位送了一袋干的海產品(有干蝦、等),拿回家后媽媽接過袋子,習慣性說改天誰來了給給他們拿回家吃,我也習慣了家里有這類干貨,基本都是送人的,送給別人怎么吃我們就不知道了。因為是我們山區長大,一直不擅長做海鮮內的產品,特別是嫌干貨類麻煩。
那天思緒飄遠了一點點,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為什么來廣州這么多年我們家一直沒有學會把海鮮做好吃,而是本能的排斥呢?
于是和媽媽說:“這個不要送了人,我們來自己學著做吧”
媽媽很詫異,說:'這個很麻煩的,之前試過幾次,煮得得又腥又難吃”
言下之意叫我放棄,因為之是償試過的失敗了,就覺得我們竟然不會就學不會了。
笑來老師在5月的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里說,學習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能學會有人手把手教的東西。
第二個層次是能學會書本睥授的技能。
第三個層次學會沒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做干海鮮這件事沒有人手把人地教,但我能自己查資料學啊,評估了一個幾乎只沒有難度的,只需要花點時間而已。
于是開始在網站查資料,干蝦的做法,蒸的、炒的、燜的各種各樣的的,根據我們家的情況挑了油燜干蝦,咸香的菜式,有點微辣又適合下飯。
于是根據網上提供的步驟一步步的地洗、泡、揀,準備配料,真正操作的時間前后只有二十分鐘,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油燜大蝦出鍋,味道竟然出乎意料的可口,媽媽也贊不絕口說好吃,說餐桌上從此多了道菜。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趁熱打鐵隔天又按圖索驥又學了做炒干魷魚、蒸干魷魚,味道都還不錯,可以預測我家餐桌上的菜會越來越豐富。
想其實作菜是這樣,人生的豐富程度也是這樣,除開運氣的成份,多去償試、多去思考、多實踐,人生的才會越走越寬,越來越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