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24 謝婧娟(考拉姐姐)
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一起游戲,一起上課。
一天,小藍趁媽媽出門的時候,溜出去找小黃。從家里找到外面,找了許久,才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了小黃。小藍和小黃驚喜地擁抱在一起,越抱越緊,結果融合在一起變成了“綠”。“綠”去了公園,鉆隧道,爬山,后來累了,就回家了。
可回到小藍家,小藍的爸爸媽媽認不出來了:“哎呀,這個‘綠’不是我們家的小藍呀。”回到小黃家,小黃的爸爸媽媽媽也認不出來了:“哎呀,這個‘綠’不是我們家的小黃呀。”
“綠”很傷心,流下了藍色和黃色的眼淚,哭呀哭呀,最后全都變成了藍色和黃色的眼淚,藍眼淚集攏到一起變成了小藍,黃眼淚集攏到一起變成了小黃,兩個人高興了:“這回爸爸媽媽不會認不出來了!”?
小藍和小黃先回到小藍的家,小藍的爸爸媽媽高興地擁抱小藍,又擁抱了小黃,結果變成了綠色。直到這時,爸爸媽媽才總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他們一起去小黃家
報告這個好消息,兩家的父母高興地擁抱在一起,也變成了“綠”。而小黃和小藍,則在外面和好朋友一直玩到吃晚飯。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1910年出生于荷蘭阿姆斯特丹,1999年10月過世,享年89歲。父親是比利時的猶太商人,母親是荷籍的女高音,李歐是獨子,從小就在家族濃厚的藝術氣息中成長。由于父親工作的關系,他十三歲時離開了童年故鄉,在美國小住過三年,1925年又遷居到意大利,在杰諾瓦(Genoa)求學,一直到修完經濟學博士,結婚后,才轉到米蘭工作。1939年,因法西斯主義盛行,歐洲興起反猶太的浪潮,在納粹侵犯的前夕舉家走避美國,1945年入籍美國,成為美國公民。
李歐在美國費城找到廣告代理商,得到藝術總監助理的職位,他的天份與才華因此被發掘,在美國的設計界大放異彩。1959年首作繪本――《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小藍和小黃》)誕生。雖然以49歲之年開始創作圖畫書,但其后,則陸續創作了數十本圖畫書。李歐被譽為兒童文學界的寓言大師,以深入淺出、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傳達出雋永的人生智慧。他擅長以貼畫(Collage)來表現,把各種可以粘貼的材料,如:報紙、墻紙、色紙、不快、毛線、郵票、果皮等等來代替顏料,粘貼在圖畫或畫布上,呈現出不同的肌理(Texture),表現出浮雕味的特殊質感來豐富畫面。其作品不僅膾炙人口,也獲獎無數,是一位當代頗為重要的圖畫書大師。
應該是前年吧, 我看到哥哥在圖書館翻過這本書,當下我也沒有很在意。隔了好久,哥哥去圖書館還是會去那這本書再看一次,這下我把書拿來簡單翻了翻,乍看覺得挺簡單的一本書,就是顏色的形狀挺有創意的。覺得小溫暖的地方,是小藍與小黃的友情。見面就開心的抱在一起。
被爸爸媽媽誤解的時候,又傷心的哭了,
這個很有意思的形狀,這次我打算實踐這本書的去查了下,原來這本書后面有一個故事:這是快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在1959年的一天,美國曼哈頓到康涅狄格的火車上,李歐.李奧尼帶著五歲的孫子和三歲的孫女,兩個調皮鬼一刻也不肯安寧,他就拿過一本雜志說“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他把雜志動的廣告撕成各種顏色的碎片,講起了小藍和小黃的故事。
沒有形象,只有用手簡單撕出來的幾個色塊,我是小藍,從一快藍色故事就開始了,很多人以為誰也看不懂這本書,可是孩子們卻對它是那么著迷。他們上學放學捉迷藏,到最后他們融合在一起,有分開來,這么一個故事竟然僅僅是用手和紙塊就撕出來的,就是連孩子也覺得,能撕出來啊。是啊世界上會畫畫的人太多了,可是想象力呢?創造力呢?太少太少了。
關于本書的成就與贊譽
《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畫書
1959年美國平面造型藝術學會最佳圖畫書獎
入選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編《世界圖畫書100選》
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繪本研究部編《圖畫書,為了孩子的50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