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
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在歲暮天寒的時節,盧綸送別友人李端,那故關之外,衰草連天,一片荒蕪蕭瑟之景。每一根衰草,仿佛都在寒風中瑟瑟顫抖,訴說著生命的凋零與時光的無情。這樣的場景,為這場離別染上了一層濃重的悲色,“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開篇便直抒胸臆,將內心深處那難以抑制的悲傷之情毫無保留地宣泄而出。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友人即將踏上的道路,蜿蜒伸展,消失在寒云籠罩的遠方。寒云凝重而低沉,仿佛壓在詩人與友人的心頭,前路漫漫,未知與迷茫如這寒云一般,讓人心中忐忑。而當友人離去之后,詩人獨自歸來,迎接他的唯有暮雪紛紛。暮雪紛紛揚揚,天地間一片潔白,卻又透著無盡的清冷孤寂。這一去一回,寒云與暮雪,不僅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畫面,更將離別的不舍與孤獨渲染得淋漓盡致。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詩人傾訴著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幼失去父親,年少便漂泊異鄉,飽嘗生活的艱辛與世間的冷暖。在這多難的人生旅程中,能與友人相識相知,本是莫大的慰藉,然而卻又感慨相識太晚。這份感慨中,既有對過往苦難的喟嘆,又有對與友人真摯情誼的珍視。正因為歷經諸多磨難,才更明白這份友情的來之不易,也正因如此,離別才顯得格外痛苦。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友人漸行漸遠,消失在視線盡頭,詩人仍獨自對著友人離去的方向掩面而泣。此刻,千言萬語都化作了無聲的淚水,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呢?在這動蕩不安的塵世之中,未來充滿了變數,下一次相聚不知要等到何時,甚至不知是否還有相聚的可能。這份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確定,讓離別的悲傷愈發深沉,彌漫在整個空間,久久無法消散。
盧綸的《送李端》,猶如一首深情的悲歌,在寒云暮雪的背景下,奏響了離別的旋律。詩中既有對眼前離別的悲痛,又融入了詩人自身坎坷經歷所帶來的深沉感慨,將人生的苦難、友情的珍貴與離別的無奈完美融合,讓讀者在品味詩句的同時,也能深深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時空而來的真摯情感與無盡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