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鋼鐵俠
俗話說:小孩盼過年,老人怕過年。一句話道出了不同年齡的人對年的態度。
小孩子的時候,真的是十分盼望過年,甚至害怕過年的氣氛轉瞬即逝,恨不得永遠停留在過年那一天。
相反,經常大過年的,聽母親大剎風景地來一句:“哎,轉眼又是一年……”
大人的心情,小孩子是不懂的,我只知道,過年了就有好吃的,可以看春晚、收壓歲錢,這些平時是沒有的。
1>
不記得那是哪一年了,只記得那天是農歷二十五。
“小新、小華,快起來!今天早點去趕集,買年貨去。”一聽母親說要買年貨,我立刻精神了,連忙穿上衣服,下了地。
集市離我家有三里地,村里人都趕在農歷二十五去集上買年貨。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年就從那里開始。
集市上的年貨琳瑯滿目,賣什么的都有,那叫一個熱鬧。有賣對聯福字的、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炒貨水果的、有賣雞鴨魚肉的、還有賣紅衣紅褲紅腰帶和紅襪子的。
整個集市被紅色所占領,像春天里的紅花連成一片。我的眼睛都不夠用了,恨不得后腦勺長出眼睛來。
走到賣對聯的地攤前,我們蹲下來,一張張地翻看,對聯都已不再是傳統的紅紙黑字了,父親挑了一副紅底金字的對聯,摸上去,字還有凹凸感。不記得上下聯寫的是什么了,只記得橫批是“萬象更新”,那是一副金光閃閃的對聯。
還有掛箋不能少,買了五張,紅、黃、藍、綠、紫買了個齊全,上面鏤刻著“招財進寶、闔家歡樂”等等祝福的話,甚是好看。
如果把對聯比作紅圍巾,那么掛箋就堪比漂亮的蕾絲花邊了,掛在門楣上,隨風飄動,十分嫵媚。
豬肉稱了一大塊、再買了一條魚、二斤炒瓜子、一根大甘蔗、一兜凍秋梨和一斤糖果,這年貨也就差不多齊了。
看著鞭炮攤擠滿了人,我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我從未放過煙花爆竹,那天不知為什么,特別想買。母親不同意,說:“你倆都是女孩子,放它干啥?”
我說:“我不要帶響兒的,給我買幾個煙花就行,沒響兒的我敢放。”姐姐也表示贊成。
看我倆比較堅持,父親就帶我倆擠了過去,煙花的種類繁多,不知挑哪種好。攤主見我們猶豫不決,就介紹我們買了一種叫作“轉碟”的煙花,說是今年的新產品,點燃后可以旋轉,看起來像個飛碟一樣。聽起來不錯,我們就買了幾個,等到除夕那天再放。
年貨全部備齊,裝了滿滿兩大包,父親就把包裹綁在兩個自行車的后座上,我和姐姐改坐在橫梁上,一路顛著屁股回家了。買年貨的喜悅,完全抵消了屁股痛。
掰著手指頭數,大年三十終于來了。
一大早,父母就開始在廚房里忙活,我還沒起來,煮肉的香味就已經從門縫里傳到了屋內。
待我起來,走到廚房,父親正在用一個大盆和面,是炸丸子的面,里面有碎粉條、蔥花、姜末,還沒炸,就已經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母親也在為年夜飯做準備,收拾魚、摘菜、切肉片,準備裝盤待炒。
忙乎了一上午,太陽開始西斜,父親在鍋里倒了半鍋油,待燒得滾熱,就可以炸丸子了。
我和姐姐回到屋里看電視,地方臺的春節晚會已經開始了。一邊看電視,我倆一邊催父親:“丸子炸好了嗎?我都聞到香味了!”
廚房里傳來父親的聲音:“再等一會兒,丸子已經漂起來了,馬上就可以吃了!”
過了一會兒,母親用一個鋁盆端了半盆丸子進來,我倆迫不及待地湊上去。剛炸出來的丸子,個個閃著油光,冒著熱氣,香味直飄進我的鼻子。
抓了一個,很燙,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吹了吹,趕緊放到嘴里。嗯,味道真不錯,外焦里嫩,嚼起來筋道有彈性,透著淡淡的蔥花香。不一會兒,半盆丸子就見了底。
炸丸子是我家過年必做的一道菜,也只有聞到炸丸子的味道,才有過年的感覺,那時在我的印象里,炸丸子就是過年,過年就是炸丸子。
等晚上的年夜飯擺上桌的時候,我已經吃了太多的炸丸子,什么也吃不下了,也只有看著滿桌的魚肉,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午夜12點就要到了,外面開始傳來鞭炮的聲音,由疏變密,由遠及近,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有禮花在天空炸開。我和姐姐也拿出從集上買來的轉碟煙花,準備到院子里去放。
我倆借著屋里的燈光,拆開轉碟上的彩色包裝紙,原來在煙花的最上面還有一根粗棉繩,手可以拿著,我找來一根秸稈,把它拴在繩子的一端,我拿著秸稈的另一頭,姐姐負責點燃導火線。
女孩子還是膽子小,點了好幾次都沒點著,最后終于點燃了,我把秸稈伸得遠遠的,轉碟四周噴射著火花,飛快地旋轉,就像一個漂亮的飛碟。我倆開心得連蹦帶跳,那是我倆第一次放煙花。
還有幾個煙花沒有放,我去叫父親和母親,讓他們也出來看。父親在往爐子里填煤,母親正在西屋炕上包餃子,她問:“有響兒嗎?”
我說:“沒有響兒。”
母親說:“要不,就在屋里放吧,我看看什么樣。”
這次不能再用秸稈了,因為屋子里空間小。我不敢直接用手拿著線,就把轉碟放在了屋地上。這時父親也進了屋,父親點燃了導火線,只見火花四射,轉碟開始在地上飛快地旋轉,我們都嚇得躲到了炕上。
突然,不知道為什么,轉碟旋轉著騰空而起,就像一個UFO,完成了任務,要離開地球的架勢。只見它直奔墻角處的柜子而去,柜子上疊放著被褥,上面蒙了一個紅白相間的棉線織毯,轉碟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毯子上。
一看不好,父親慌忙跳下地,扯下蒙在被子上的毯子,把轉碟抖落在了地上,這時轉碟也已沒了力氣,漸漸地熄滅了。
再看那個毯子, 被燒了一個雞蛋大的、漆黑的大窟窿,我和姐姐嚇得一直躲在炕梢的角落里,母親也放下了手中的搟面杖,驚得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父親拿著毯子,透著燈光,看著窟窿的大小,我突然笑出了聲,接著大家都笑了,笑聲蓋過了電視里面新年的鐘聲。
后來,那個毯子被母親用粗棉線縫上了,每當看到那個毯子上的洞,我就會想起那次過年,那是我們家最熱鬧的一個年。
其實,我們家的年大多都是在平淡中度過的,甚至有點一成不變,炸丸子、看春晚、包餃子,可是我覺得那就是年的味道。
可是,幸福總是那么短暫,一眨眼,我和姐姐都長大了,結婚了,我們一家人就再也沒有機會在一起過年了。
想起那天,母親把之前泡在水盆里的凍秋梨端了過來,讓我們吃,凍秋梨外面有一層厚厚的冰殼,就像黑色的大玻璃球,我把梨從水里撈出來,四個梨卻凍在了一起,正好兩大兩小。我覺得很好玩,就讓他們過來看,我說:“像不像我們四口人?”
母親看了,說:“像是像,可最后還是要分開。”
不經意的一個比喻,一句話,想來是那樣的意味深長。
2>
自從成了人家的媳婦,每逢春節,我就到老公家去過年了。
第一次去老公家過年的時候,心情很復雜,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過年,竟然有點想家。
老公家也在農村,房子和我小時候住的很像,開始去的時候,竟然有一種錯覺,勾起了我很多對小時候的回憶。
在老家過年,我還是小孩子,我不用幫忙準備年夜飯,也不用收拾碗筷,那時候是享受過年。可是到了婆婆家就不同了,身份變了,我是兒媳婦,年夜飯要由我來做了。
那天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大人們不盼過年了,我也終于體會了父母親忙活一桌年夜飯有多辛苦。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只知道坐在炕上吵著要吃炸丸子。
一下午,我在廚房里都沒出來過,雖然婆婆也在幫忙,把一些菜都摘好了,而且老公也因為心疼我,幫我忙前忙后,但由于我沒有做年夜飯的經驗,壓力很大,不知從哪里開始著手。
那天,我也做了炸丸子,平時總看著父親做,以為很簡單,可是自己做就沒那么容易了。剛開始面和稀了,不成形,炸出來的丸子不是圓形的,奇形怪狀十分難看。我又繼續往里加面,面又變干了,這次炸出來的丸子很圓,可是吃起來口感不好,又干又硬。怎么也做不出小時候父親炸丸子的味道。
那小小的炸丸子,定是傾注了父親無盡的愛,才能那么好吃吧?而我從未認真地在他身邊學過一次,只能看著那盆炸得硬邦邦的、表面焦糊的丸子,萬般無奈。
公公那天還買了一條大鯉魚,婆婆已經幫忙收拾好了,我不太會做鯉魚,婆婆也說沒做過,他們那離海很近,大多都吃海魚,這種河魚很少做。我憑著對烹飪的一點點了解,決定做一個紅燒鯉魚。
我像模像樣地在鯉魚身上劃了幾刀,放了些鹽腌了腌,然后把魚放到油鍋里煎,由于沒有擦干魚身上的水,魚剛放到鍋里,油就劈劈啪啪地迸了出來,濺得到處都是,我嚇得跑出去很遠,但仍有油點迸到手背上,很痛。
過了一會兒,油終于不迸了,慢慢地開始飄出了煎魚的香味,表皮變得金黃發亮,很有食欲。感覺煎得差不多了,放進油鹽醬醋,蔥姜蒜等調料,加水開燉。
隨著香味從鍋里彌漫開來,我終于松了口氣,腦子里開始想象魚肉的鮮美,想到自己挑戰了這么有難度的一道菜,竟然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待我把所有的菜全部做好,時間已經快下午五點了,別人家的年夜飯早已開始了,我們整整晚了一個多小時。
所有的菜都端上來了,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公婆開始夸我能干,會做飯,說這一桌菜做得有模有樣的,老公也覺得很有面子。看到大家都很滿意,我很開心,終于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說了幾句開場白之后,大家開始吃飯,都說菜的味道不錯。我也把菜依次嘗了嘗,除了丸子炸得不太好之外,其它的菜做得都還可以。
當我準備嘗嘗紅燒鯉魚的味道時,我發現公公也剛夾了一口魚放到了嘴里,隨后臉上表現出很難受的樣子,似乎很難下咽。而且我發現整條魚幾乎沒怎么動過,大家都去夾別的菜。
我有些納悶,夾了一塊魚肉,放到嘴里嘗了嘗,感覺有點不太對,里面的肉有點涼涼的,而且吃起來有一股很濃的腥味。我這才反應過來,魚沒熟。我的臉開始發燙,心想:魚為什么會沒熟,怎么能犯這種低級錯誤呢?那一頓飯的時間,我一直在想這件事,飯都沒有吃好。
后來我終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農村屋里冷,魚太大,魚的表皮雖然解凍了,但里面一定還凍著冰,燉魚的時候,一定要多燉一段時間才行。想起母親曾說過“千滾豆腐萬滾魚”,看來確實有道理。
那天沒有人埋怨我,但我卻深深地自責,辜負了大家對那桌年夜飯的期待。
吃完年夜飯,我去廚房刷碗,水又冰又冷,高高的一摞盤碗洗完后,手凍得通紅通紅的,都已經麻木了。
我突然想起小時候,每次吃完年夜飯,都是母親刷碗,我從未幫過忙,農村的冬天都一樣寒冷,水都一樣刺骨的涼,母親的手也同樣被冰得又紅又麻吧?
那是令我疲憊不堪、又充滿愧疚的一年,絲毫沒有了小時候過年的那種幸福和喜悅。也是從那一年開始,我再不盼望過年。
應該感謝做了那桌年夜飯,它就像一場成人禮,我成長了。它讓我懂得了父母的愛,懂得了做父母的不容易。雖然離父母遠了,但是心更近了。
最近,我也經常冒出那句話: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要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