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城之春》? 中國文華影業公司? ? 1948年作品? ? ? ? 片長95分鐘
? ? 該片1948年在上海的放映時,并沒有引起什么大的轟動,而是在40多年之后,在海外復映時,卻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甚至海外的電影評論家們,一致將該片列為中國的十大影片之首。作為一部情節簡單的電影,作為一部小制作的電影,能夠得到世界性的聲譽和肯定,它的藝術內涵一定是深刻的,它的攝制水平一定是超前的,它的藝術審美形式也一定是和諧統一的。
? ? 由于是好奇,也只是聽說而已,耳聽為虛,于是我就把該片找來看看,想驗證一下上述的評價,眼見為實嗎!
? ? 該片人物情節其實很簡單,并不復雜,全片中也只有五個人物,丈夫戴禮言,妻子周玉紋,好友章志忱,戴的妹妹戴秀和仆人老黃。沒有一個完整故事,只有對所謂的敏感問題進行了詳細而又細致的心理活動的分析,以及對家庭,婚姻,倫理,愛欲,沖突,退讓,苦惱所造成的問題的實質進行了分析。
? ? 戴與周夫婦結婚已八年,病了六年,并與分居也三年了。戴是破落的大戶,痛病纏身,整日徘徊在斷墻破瓦的大院里,陷于不切實際的空想之中。戴妻是一位年輕漂亮,憂郁寡言,卻每日無聊之至,以至于麻木到對這無聊的生活已失去了痛切之感。章是一位醫生,是戴的好友,也與周有過一段戀情,章此時路過小城,來戴家做客。戴的妹妹是一位中學生,通過對章的接觸,也對他漸漸地萌發了愛意。終于有一天,章一個人離開了這小城,而周又日復一日懨懨地繼續走在那破敗的城墻上。就這么簡單的情節和人物發展的脈絡,就這么簡簡單單的時間空間的轉換,導演就是用他那罕見的細膩手法,拍攝出了人物的反應,并透過演員的眼睛,形體,語言,景物的極端細微的變化,巧妙地把我們都帶進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時空交融的意境中去。
? ? 我以為,在這一場三角的情感的關系中,每一個人都是無辜的,每一個人都經歷了一場深切的痛苦。而且在經歷這一場情變之后,相信每一個人的生活都不會再像從前那么的平靜,如果他們仍然沒有勇氣走出傳統的囚籠,等待他們的將是更深切的痛苦。影片結束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倫理,責任,欲望似乎都恢復到了原狀,什么都沒有發生,也沒有發生改變,相信他們的內心一定是都發生了變化和改變的。因為他們都是接受“五四文化運動”之后的新式文化教育出來的人,同時他們的生活又始終置于傳統文化的陰影之中。這兩種文化的沖突造成了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婚姻問題,也就是兩性關系的問題。這就是上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兩難的奇特的問題,也就是他們都生活在這兩種文化的夾縫之中。難怪國外的影評家們對該片的贊譽之詞,因為他們也看懂了該影片的所要表述的深刻的文化的內涵。
? ? 我又以為,該片是唯美的,是對美的追求為最高藝術準則的,是通過美的造型手段來揭示人物內心的真情流入是成功的。是真而美,是情而美,是自然而美,他們的美浸透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中國傳統詩畫的意境,含蓄悠遠,韻味無窮。
? ? 所以我在想呀,就這么一部老電影,這么一部破電影,在過去很長的時間里,淹沒在同時代的電影中。就像是被人遺忘在角落里,堆滿著灰塵的一本泛黃的書,沒有去理它,沒有人去接近它,也沒有人去打開它。然而一部經典的作品一旦被打開,那一定是不朽的,一定是歷經不衰的。不管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時間,當我們再走進這一個荒蕪的小城和寂寥的春天,一切的悲喜交加都會在這靜默的黑白光影的沙沙中緩緩地呈現。也就像一切完美的藝術品一樣,一旦走進去了,也就很難再走出來了。
? ? 影片的開頭有一段場景很是吸引我,我把它用我的文字記錄下來,作為文章的結束。“初春,一位端莊秀麗的,面色憂郁的少婦,提著一只菜籃子,神情淡漠地走在一片荒漠破敗的城墻廢墟上,曠野空闊,寥無人際,靜悄悄的。唯有少婦的心聲在傾述;我住在一個小城里,每天過著沒有變化的生活,早晨買完菜,總喜歡到城墻上走一走,這在我已成了習慣,人在城頭上走著,就好像離開了這個世界,眼睛不看什么,心里也不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