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業者需要經常反思的7個問題

今天聽了騰訊眾創空間舉辦的一場講座,演講嘉賓是騰訊手游業務的高級產品經理ZS,一位很有趣的產品人,混跡互聯網12年,之前創業兩次都失敗,最后轉入騰訊打工,估計以后還會自己出來單干吧。

講座主題關于創業,雖然有些觀點之前都聽過,但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也算一次不錯的體驗。

創業是一場飛車之旅

創業就是賽道超車的過程,活到最后的都是前兩名,所以需要不斷超越同一賽道的競爭對手。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馬太效應特別強,贏家通吃。創業就是在你選擇的賽道上,不斷超越對手,成為第一。

問一:你的創業初心是?

創業是一場逆水行舟的過程。沒有強大的信念很難支撐你去面對各種逆境,所以創業者無一都在說初心很重要。你的創業初心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初心分為以下幾個境界:

上善若水:幫助別人成功,別人贏了自己也就贏了。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的價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改變世界:發現了身邊的痛點,找到了創新的解決方法,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eg:airBnb旅游就是需要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facebook讓人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隨心所欲:愛折騰,家里也有資本支持自己去折騰,干點自己想做的事情試試看。

有利可圖:發現一個有利可圖的機會點,迅速抓住機會。

就業困難:因為自己就業有困難,所以通過創業為自己創造就業機會。

問二:創始人的核心價值是?

馬云曾說過投資人想到的是20年以后你的公司會怎么樣,創始人想的是10年以后公司會怎么樣,VP們想的是5年后公司會怎么樣,VP以下的人只需想著公司明天要做什么。

創始人的任務就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還有就是抓住有關你核心競爭力的一切細節,你的定位是什么,你的籌碼是什么,你的牌是什么。

問三:優先解決誰的需求?

創業總是在試圖更好地解決一部分人的需求。調研、分析、討論、競爭對手都無法反映真實的需求,真正的需求來自用戶真實的使用場景。

每類人群的需求都有差異,目標用戶越細越好。創業前期的資源很珍貴,一定得把資源(無論是人力、時間還是金錢)放在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那批用戶上。

先打動你最容易打動的那批用戶切入市場,然后擴張自己的地盤。

問四:產品有趣還是有用?

每個產品都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你的目標用戶是誰?

他們的特征?

他們為什么需要你?

你的服務提升了他們的效率嗎?

你的服務有壁壘嗎?

產品極其豐富的當下,每個用戶的手機里都裝了很多APP。用戶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何從有限的時間中分得關注度,僅僅做到產品有用已經不夠。

我們需要用戶在沒事的時候也能想起自己,有趣成為一種更高的訴求。畢竟有趣意味著你已經承載著用戶的情緒和情感。

問五:如何打造口碑?

用戶滿意度=用戶體驗—用戶預期。

基于此,千萬不要做“狼來了”的功能。用戶對你的預期越大,對你的功能要求就越嚴格,稍微一點不如意就會被無限放大。

畢竟期望代表一種情感寄托和信任,你這都騙了我,還有什么情義可言。

打造口碑就是不斷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在控制好用戶的預期情況下提升自己的用戶體驗,能讓用戶產生很高的滿意度。

所謂的超出用戶預期的驚喜應該就是產品的成就時刻,讓用戶感到“產品比你更懂你”就是打造口碑的時刻。

問六:如何挑選設計方案?

不懂設計的我們,在挑選設計方案時,一定記得輸出自己的選用邏輯。盡管有時候你的邏輯可能無法得到認同,但最起碼體現了你的判斷是有依據的。

選用設計方案時從產品的價值考慮出發。在產品領域,好的設計為產品服務,重點是要突出產品要傳達給用戶的信息。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信息的更有效傳達。

問七:如何讓用戶愛上你?

需求在場景下才有意義。你的目標用戶在什么時間、地點做著什么樣的事,這些場景決定了規則,規則暗示了行為。eg:開會的場景和KTV唱歌的場景下,用戶的著裝風格,行為方式和心態都不同。

掌握用戶的場景和該場景下的規則和行為,了解用戶在該場景下的預期,通過提供超預期的體驗讓用戶愛上你。eg:微信中拍完照或截圖后,打開消息框,點擊照片按鈕,準備給好友分享這些照片時,微信會自動浮出你剛拍的幾張照片供你選擇,省去了你到相冊中心去挑選的步驟。

預期管理就是和你的用戶談戀愛,不斷給用戶帶來新鮮感和超出預期的驚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