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書香重塑鄉村影響力
文/章繼剛
建設書香社會,既要創建書香家庭、書香社區、書香學校、書香機關、書香企業,更要建設書香鄉村。有書香的鄉村才是美麗鄉村,構建書香鄉村,要用書香養心養美,重塑鄉村影響力。
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傳播書香文化,實現傳統鄉村向書香鄉村的提質轉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外出務工闖蕩的青年們有了更多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視野,希望回到家鄉讀好書、返鄉創業,成為“有文化、會經營、懂技術、懂創意、能創業”的新型農民,實現在家鄉創業致富的美好愿望。
在從“傳統農業”到“創意農業”的嬗變之路上,鄉村閱讀特別是書院、花田市集、鄉村美術館、藝家樂、鄉村文學社、藝術小鎮的興起,鄉村藝術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村民的精神向往和心靈依托。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道以開展“優良家風建設弘揚傳統美德”活動為切入點,推動“頌賢扶幼”文化,打造了“青少年空間”項目,建立了演講室、讀書室,開展的“鄉賢論壇”、“四點半學校”等文化活動深受歡迎。
“互聯網+”時代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經典閱讀渠道。經典讀物在鄉村有著廣泛的讀者,尤其受到孩子們的歡迎。那一抹令人懷念的鄉愁,正是經典文化的熏陶。2015年5月1日,位于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新橋鎮金大田文化禮堂一樓的扶雅書院開業,濃郁的書香氛圍吸引了熱愛讀書的村民和孩子們。樟木書架上有臺州本土作家的書籍和文藝方面籍,村民農忙時拼命的勞作,農閑時節在書院里可以看書、下棋、喝茶,“鄉村圖書館+書院”模式讓書真正活起來,讓村民在閱讀中遠離牌桌賭場,廣交書友。
讀書在城市雖然方便,但是在風景如畫的鄉村閱讀,心情又不一樣。人在景中走、景在心中留,一邊讀書一邊感受美麗鄉村的獨特魅力,不僅接地氣,融入鄉村生活,而且是一種優雅的人文生活方式。鄉村讀書亦快樂,讓更多市民遠離城市喧囂,來到優美恬靜的鄉間,放慢節奏、放輕腳步、放松身心,嗅著泥土與青草的甜香,聆聽蟲吟、鳥叫,讀書、耕作、吟詩、品茗,品味鄉間善良、高尚與淳樸的人性美,留下一段美好的鄉愁記憶。(作者章繼剛系中國創意農業理論創始人)(本文系創意農業智庫《章繼剛看鄉村》藝術治療系列原創作品)(創意農業網www.zgcyny.com,微信公眾號zgcyny,微信號zjgzgcyny,qq號676017181)
作者申明:沒有得到作者授權,不得擅自以任何文字或圖片的形式作全部或局部復制、使用、轉載、抄襲或者直接偷換作者名字。著作權屬作者所有,保留所有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