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薛寶釵是曹雪芹所著的長篇章回體小說<紅樓夢>中的女主角之一,與女主人公林黛玉并列為金陵十二釵之首.薛寶釵亳無疑問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她的品行與性格是美好動人的,但也值得探究一番.
魯迅先生這么說<紅樓夢>"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寶玉而已."賈府的衰落,封建社會的崩潰這一必然過程發生的極為緩慢,這一點,薛寶釵沒有注意到.薛寶釵是活在現有秩序中的典范,她對遍布的悲涼之霧視而不見.
她將現有秩序的代表--仕途年得極為重要.寶玉挨了賈政的打,她在安慰寶玉的同時也感嘆道,若是早在外面正經大事上花功夫也不致有今日的這次訓誨.
林黛玉行酒令說出<西廂記><牧丹亭>中的曲詞,被寶釵當成一樁事情記在心中,寶釵找到機會鄭重其事地開導和勸誡黛玉勿要再讀雜書"若移了心性,就不好了."寶釵不是完全沒有讀過這類"禁書","你當我是誰,我也不是個省心的."寶釵十分坦誠地向黛玉承認自己從前也看過<西廂記><牧丹亭>,但她最終選擇放棄了禁書中的個性,回到規矩和標準中.
<紅樓夢>里前八十回有大量的詩詞,紅樓女性的作品大多帶有濃厚的悲涼之氣飄零之感,是一種毀滅的決心和決定.薛寶釵的詩作永遠含蓄中正,保持著該有的身份.她對周圍的悲涼之霧渾然不覺,正在緩慢崩塌的世界也不能影響到她.她對外界變化反應是冷漠甚至于麻木的,她的性格體系完整封閉.
? ? ? 我們說曹公的本意就是釵黛合一,寶玉在太虛幻境中見到的仙女"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婀娜則又如黛玉."而就算是黛與釵互剖蘭言她們也還是很不一樣的.黛在現行制度下喘不過氣來,她的言行體現出一種濃濃的躁動感 ,而釵是修身的典范,是封建年代中一個美好而標準的女子.
寶釵頭腦里的封建.仕途思想與與她高超的詩才一樣無可置疑,她自得在活在悲涼之霧中,依舊吟詠著她的好風憑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