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去爸爸朋友家提前過中秋,早上回來后蜷縮在宿舍床上昏睡過去,夢境交雜混亂,不同年齡段的我在夢里穿來穿去,醒來猛地想不起自己在什么地方,到底幾歲,一時很快樂。很久沒有睡得那么死,睡得回到原始狀態去。一是缺覺,周四晚上失眠一宿,接連兩天又睡得很少,二是傷心。
? ? ? ? 昨晚和一個姐姐聊天,談到我這半年多來的變化,她說:“我不喜歡現在的你,你爸爸媽媽也不喜歡。”一時很震驚也委屈。她又說:“在我心里,你就應該一直是吃吃喝喝拍拍照寫寫文章,很悠閑,享受生活的狀態。”這話我媽媽也對我說過,她說:“你為什么就不能像以前一樣,看書泡咖啡館,老是提錢錢錢,真是被你男友洗腦了。”我反唇相譏:“這個年紀能繼續過那樣生活的,不是富二代便是網紅,是要有一定資本的?!卑职植辶艘痪鋯枺骸笆裁促Y本?”答:“你年收入一百萬吧?!蔽野执篑敚骸澳阋敲炊噱X干什么?”其實不是錢的問題,不過是物質基礎所帶來的安全感,能讓人心安理得地游手好閑。這半年,文章很少寫,后期照片也不太拍,兩個公眾號都不參與了,都落了灰,讓太多人失望,估計他們心里想的都是:“不喜歡現在的你。”
? ? ? ?可我為了這“讓人不喜歡”也拼盡了力氣。大三之后,在感受到出國申請的壓力和就業壓力之后,就沒有一天發自內心地開心過,惶惶不得終日,那種考完月考暫時舒一口氣,一邊看偵探小說一邊刷天涯,還啃著桃子,光著腳丫的放肆和舒暢已很久沒感受到。從臺灣回來后,就很少在社交平臺發聲,實習、出國申請、刷雅思三管齊下,書和電影都很少看,一開始還在地鐵上用kindle看看黑塞和《性別麻煩》,后來改為聽BBC,聽懂的程度靠那天的運氣和對話題的熟悉程度。和同學同事頻繁討論薪資、房價和科技公司,股價、市場和相關政策。每天通勤,六點從三里屯下班,沖回來吃個晚飯再去圖書館繼續刷聽力,偶爾看幾篇文學評論,感覺像用熱水洗了個臉一樣舒服。但這樣與“舒適”對著干的行為,得到的卻是類似“浮躁”、“真是變了”、“讀文學的人竟然那么功利”之類的評論,被人質疑“不再是清新文藝的小女生”時,哭笑不得,真想用流行語接上一句“你開心就好”。
? ? ? 過著痛苦不堪的日子,還得不到任何正向反饋,有些絕望。
? ? ? 進行保研工作那幾天很掙扎,每一秒都在做激烈的思想斗爭,不用再辛苦刷語言成績,不用再每天上班,就業壓力可以推遲兩三年到來,念自己熱愛的當代文學批評,早一年結束異國戀,每一項都很誘人。只要松一松口,遲疑一下,軟弱一把,就可以從跑道上下來,坐在旁邊的草坪上喝水,讓口中的血腥味減輕一點。還是若無其事地去簽了“放棄保研”四個字,不忘告誡自己,不就是放棄個推免研究生名額吧,屁大點事,你還生出虛榮心、使命感和英雄情懷了?看朋友們都迅速地各有歸屬其實是艷羨的,如果刷不出合格的成績,申請不到滿意的學校,我要成為失學少女的。至于感情,一旦選擇了兩年異國,基本上就做好了“也許我們會分開”的準備,按下不表。
? ? ? 成人世界撕開了一個小口,窺見了生活的深淵:工資、租房、買房、職業規劃。好像實在回不去那種心態,還可以有閑心逛吃逛吃,用父母的錢談朋友、買衫、吃東西、到處玩。大學前兩年的生活實在很豐富,經常聚餐和逛北京城,一到假期就和朋友們出去游世界,但想想除了變著法子揮霍父母的錢也沒什么大長進。也許未來也是在揮霍父母的錢,出國念書也不知道回來能否把錢給賺回來,一睜眼想著要欠父母四十萬,就覺得疲累,不過是換了種玩法。緊張兮兮地一直吵著要掙錢是很討人嫌的,小姑娘們覺得我不再有趣,小男孩們還是比較歡喜我化了妝穿好看的衣服拍一百張自拍的樣子,閑來和我聊兩句藝術和感情。你要是一吐露生活的壓力,大概就有酸臭味了,是梅子熟透甚至干癟,狗都嫌。
? ? ? ?偶爾和朋友聊起讀碩讀博的人并非都喜歡學術,都適合學術,都有資格做學術,只不過是想逃避工作,混得個文憑;談起文科出來到底是就業路子窄,讀到最后多半是去當老師當公務員做編輯;入行晚,職業發展遲緩,工資偏低,學術能力與變現能力的反差容易讓人心理失衡,部分學術丑聞多出于此。安貧樂道倒好,就是世上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安貧樂道。感覺坐在身后的師弟像快吃了我們,趕緊噤了聲。在學文科的人面前談現實多半是要被打的,“學術差、人浮躁、耐不住寂寞”這些帽子一扣一個準,我真是個叛徒。這一點我倒羨慕男友,做他們這行的似乎是擺在明面上的現實主義、功利主義,去投行,去咨詢公司,去商學院念一個項目,做拼命三郎,從實習生開始到拿到return offer再逐年晉升,前輩們都是這樣過來,行業擁擠卻有了一套固定規則和話語體系,有了江湖不成文的規定。大部分時間,我卻找不到一個引路者和“導師”,學中文出身不想走學術道路怎么辦,不想以混的態度拿個碩士文憑怎么辦,想在傳媒領域嶄露頭角應該怎么辦到?也很頭疼自己的英文水平,初入職場才明白其重要性。
? ? ? 談到理想,還是想多念些政治經濟等社會科學的東西,人文學科念久了,容易滑入自怨自艾的誤區。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寫些硬的東西,拋卻雕琢的文字游戲和軟綿綿的抒情,用共情騙騙小姑娘。想讓人們感同身受,但更想用專業知識積累扎扎實實地剖析,所以并沒有拋卻理想一說。
? ? ? 這篇我到底想說些什么啊,真費解。還是好擔心聽力,做了三十多篇聽寫都沒什么成效,看著它拖著我的雅思成績就心累,真想說,我對你那么盡心,你倒是漲一個啊,大家有什么提高聽力的絕招嗎?
? ? ? ?結尾就用《城南舊事》的那句吧: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 ? ? ?為什么憋不住還是寫了最近的心緒,是,我又和男友鬧別扭了,但希望你們明白那只是一個借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