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陽產土樓位于皖南山區的深渡鎮,是一個群山之中依山而筑的小山寨。
? “陽”,意指面向陽光,“產”在當地的方言里意為陡峭,群山之中的向陽之地,故名“陽產”。
? 這里因地勢高,海拔近800米,交通不便,山民只能就地取材。采周邊青石鋪路奠基,取當地黃土夯實筑墻,伐紅壤木材為梁,燒土成瓦,筑巢而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飲山泉,餓食五谷。以農為生,繁衍子孫后代。數百年后的今天,形成了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質樸壯觀的土樓群,也是中國皖南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土樓建筑群。
? 陽產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為鄭姓居地。鄭姓于南宋戰亂時由歙北遷移歙南深渡的定潭村而居,明末清初時,鄭氏分支由定潭遷至陽產,至今三百多年,漸成一個大村落。
? ? 據悉,二十一世紀初,陽產人口最鼎盛,有400多戶人家,1600多口人。但60年代開始,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這里人口漸少,接著是80年代的改革開放,人口外流。尤其是年輕人大都走出了山區,到城市打工、謀職,從而人口銳減。現在的戶籍人口僅剩600人左右,而生活在山上的不足百人,幾乎都是中老年人。他們留下來,一是年紀大,外出難找工作;二是鄉土情結,不愿離開這片故土,這群土樓。
? 如今,陽產開發了旅游行業,很多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拍攝土樓的日出日落,拍土樓人家的曬秋景象。當地老年人也有了新的職業—土樓導游,雖然他們的普通話不十分標準,還夾雜著當地的方言,但他們的熱情可嘉,干勁十足,腿腳利索,爬坡下嶺,比年輕人輕松自如。他們講土樓的過去和現在,講他們的日常生活。從他們平淡的笑紋里,能看出在這里生活的踏實,安詳,令人感慨萬千。
? 也許,我們認為他們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無從感知,有些可憐。但他們的思想是單純的,身體是健康的,內心是純凈的,靈魂是輕盈的。沒有壓力,沒有負累,沒有無端的煩惱和矯情,只有平和,平靜,安心,安詳。難道這不是人生的終極追求嗎?
? ? 下次還來陽產,要在土樓住兩晚。白天在土樓內閑逛,跟老人聊聊天,看雞鴨鵝狗盡情嬉戲;夜晚仰望星空,看流星雨飛過天際。清晨,取一瓢山泉水,燒開,泡一杯山茶,啜一口,然后,坐在窗前,凝望遠處騰起的云海和近處裊裊升起的炊煙,陷入無邊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