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半,弟弟在沒有燈的客廳獨自趴在沙發上不起來,催促了他好多遍去睡覺,但是他無動于衷。
我試著撓撓他的癢,想逗他玩讓他翻身起來。他抵抗了一小段時間之后我發現他居然臉上帶著些淚,倔強地不肯抬起頭,也不肯告訴我原因。
他安靜地趴著,只是在手機上劃來劃去。當他點開我的世界盒子的時候,我覺得我可能知道了原因——可能是因為我今天一整天沒有陪他玩。下午的時候他在我的世界盒子里開了房間想和我一起玩解謎地圖,但是我一直在玩別的或者在看書,對他十分敷衍。我問他,是因為我不陪你玩游戲嗎?只見他眉頭一皺眼淚禁不住往下掉。
他這些天發了燒,燒退了點就去用手機玩游戲看直播,像極了熊孩子網癮的模樣。我原本以為這樣的他應該是挺快樂的,但是今天的事情證明了我是錯的。
其實事情并不復雜,都是一些零星的小事。
姨媽家的表妹,他的表姐,大他兩歲,住的很近,經常來家里玩。她原本也是個話癆一樣的小女孩,我寒暑假回家的時候,小女孩總是跟著我,好奇我抽屜里的寶藏,好奇我行李箱里每一個新鮮的玩意兒,好奇我去過的每個城市,近乎纏著我的樣子。
可是這一年小學畢業的她像是變了一個人。她變得不愛問東問西,變得大人說話的時候只會點頭應和,變得甚至有點小心翼翼。可能是青春期的作用吧,我這么想。
現在的她,可以拿著手機安靜地看上一天電子小說而不來纏著我帶他們出門。有時候我都覺得,也許對她來說拿著手機美美的自拍來的更有趣些。可是好像也不是這樣的。
妹妹和弟弟兩個人的時候偶爾會一起玩農藥,但是我看到的要么就是一起在玩農藥,要么就是弟弟自己玩,妹妹自己看手機,似乎沒有什么交流。
不過好歹,他們的交流也比我們多。大概也是我們,變得不愛和小孩子們說話聊天做游戲了吧。
媽媽出去打麻將,在家窩了一整天的我很晚才開始做晚飯,而弟弟在餓了的時候只好自己拿著零花錢跑出去買蒸餃帶回家吃。
回家之后的我開始想一展身手多多下廚,可是后來卻發現我的心意總沒辦法同時滿足爸媽飲食的清淡需求和弟弟挑剔的口味。日漸心灰的我逐漸放棄了掌勺的職位。
懶散的媽媽和總去上班的爸爸對做了幾十年的家務也隨意隨性,家里的飲食的時間總那么不規律,這讓我又心疼又無奈。
看著這個小熊孩子肚子餓了都要自己覓食的樣子,著實很難過。我總告訴自己,弟弟挑食又沒辦法怪我,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看起來只能慣著,因為連我也沒辦法看著他不吃飯只吃小吃零食的樣子。
我總在刷了很久微博看了很久手機之后覺得無所事事。
晚上弟弟在看搞笑游戲視頻的時候,時不時也會跟著傻笑。那是在我拒絕和他玩我的世界之后。他也想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個消遣。
當所有的同學朋友們都熱衷玩手游,連爸爸媽媽都每天只在刷手機里的新聞或者牌類游戲,作為一個小朋友他能怎么辦呢,四年級就近視了的他能怎么辦呢。
他也是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啊,沉浸在小樂趣里的小朋友,連捉迷藏都覺得有趣的小朋友,怎么會是那個不愿意肆意玩耍的熊孩子呢。縱使他倔強不愿上興趣班,縱使他有點挑食,不愛吃沒味道的東西,他也是那個遇到打針會哭的小男孩,還是個說起來還是很小的小朋友。當我們把所有的焦點都對準他愛玩游戲,并對此橫加職責的時候,又有誰知道其實他也渴望陪伴呢,就算是玩游戲,總一個人玩也是很孤單的啊。
作為姐姐我覺得自己也很自私,總想要逃離小朋友的包圍圈,不愿意花太多的時間陪他們出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可是即使是這樣總嫌棄他們的我,也還是會被他們期盼著回家,期盼著和他們一起玩耍。
想想我的小時候也許真的很幸福,那個時候玩伴們放學回家,整個巷子,永遠是一群小朋友。就算是因為因為偷偷買小零食被罵,也覺得很美好,因為作為小孩子的每個細節,都在被關心著。
2017.07.29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