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太康時期有倆“郎”,一個有才,一個有貌。
有才的叫左思,字太沖。對于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有個成語大家一定熟悉,“洛陽紙貴”就是說的左思。左思的才不敏捷,他少年時讀書學音樂,很遲鈍,經常被父親罵“笨蛋”,但他很勤奮吃苦。后來他用十年時間寫成了《三都賦》,一下成名,那時候沒有印刷廠,書都是抄的。所以大家都相互抄寫他的《三都賦》,以致一時讓洛陽紙價猛漲,最后竟然短缺。所以有了“洛陽紙貴”成語。
另一個有貌的郎大家應該不陌生,對,就是“貌似潘安”的潘安,他是中國美男子代稱。《世說新語》里說他一次拿著彈弓去洛陽城外打鳥,一路上“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小媳婦們拉著手,圍住他,不讓他走,潘郎!潘郎!我愛你!他身后跟著一大群女子歡呼打口哨,還打個球鳥!只好突圍逃回城里。
左思聽說這件事后,他也學潘安,拿著彈弓去打鳥。但是左思雖然有才,卻很丑。結果一路上“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呸!丑八怪!呸,這么丑還敢出來嚇人!呸!呸!呸!小媳婦們被他丑得嚇跑,剩下大嬸和婆婆們追著他亂唾!真是唾如雨下啊!弄得左思濕頭濕臉,狼狽回城,自尊心嚴重受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