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冰糖醬鴨的時候忽然想起來暑假和弟弟妹妹一塊試做電飯煲蛋糕的經歷。那次的蛋糕很慘,甚至不能稱之為蛋糕,但是那次的蛋糕夜很好,好到一直忘不了......
做飯呀,需得天時地利人和工具全!
那天我們仨商量好要做個蛋糕,可是家里沒有烤箱,沒有打蛋器,沒有奶油......怎么辦?我就下了幾個有關做菜的軟件,無意中看到了電飯煲蛋糕,原來電飯煲也可以做蛋糕,原來不需要奶油也可以做蛋糕!!
說來就來,準備原料,面粉、白糖、雞蛋、黑芝麻糊粉、桃、蘋果。
首先我負責將雞蛋清和蛋黃分到兩個盆里,他倆就毛遂自薦負責打發蛋液,沒有打蛋器,弟弟就拿了一把筷子來充當。每過一段時間加一次白糖,一共加了四次。期間我也有良心發現試著幫忙來著,但是因為沒有打蛋器,打了很長時間卻并不理想。
接著將面粉過篩,加兩包黑芝麻糊粉,加水并向同一個方向攪拌,呈粘稠的糊糊狀時,將打發的蛋液放入,從下向上翻攪,最后是呈現這個樣子滴
然后倒入底部刷了油的電飯鍋內,放上桃和蘋果丁。感覺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電飯鍋只加熱了一會就自動保溫了,自!動!保!溫!
沒辦法,又把它轉移到蒸鍋上開蒸。蒸了大約半小時,出鍋。
說好的蛋糕呢?蛋糕變年糕......
三個人圍著桌子看著這個黑黑的,扁扁的“蛋糕”滿臉的失望。不是有句話嗎?“自己選的路,爬著也要走完。”我當時心里就冒出了這一句“自己做的飯,哭著也要吃完。”默默的吃了第一口。
雖然賣相也不好,中間錯誤百出,蛋糕也沒發起來,做出來的成品和預想的差了那么幾千里,但它還是給了我驚喜。口感是甜甜的,軟軟糯糯的,有一股黑芝麻糊的味道,仔細感覺還會有黃桃罐頭的味道,唯一不足的是多吃會有點膩。
現在再回想一下,不管它好不好吃,對我們仨來說意義最大的并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對她們來說,有了一次動手操作的機會,學會了分擔和堅持。對我來說,給了我一次和她們交流的機會,也讓我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事之前應該準備充分;有了想法就去做,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做一定不會成功;有些事情再堅持一下,可能下一秒就成功了;做事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要學會適時而變;要具備創新能力,有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