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開了,從健身房去圖書館的路上,沿途都是桂花香。清新淡雅、沁入心房。我背著書包,哼著音樂,歡快地走在路上。
清晨的微風帶著幾分涼爽,輕輕地拂過我的臉龐。桂花樹下的木質護欄旁,淡黃色的桂花隨風飄落在地板上,微風拂過,還會傳來淡淡的花香。我欣喜地走過去,用照片記錄這深秋的晨光。
路上只有幾個同學,背著書包,提著保溫杯,從容地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穿過墨綠的林蔭道,道路兩旁沒有了教學樓的遮擋,遠處的青山綠田如同淡雅的水墨山水畫,層次分明地鋪展在眼前,我走下空曠的百級階梯,貪婪地呼吸著泥土的氣息,盡情享受著大學里獨特的時光。
路過莊嚴的博學樓,來到熟悉的圖書館。
清澈的晨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桌上,有人在書架間眉頭緊鎖,有人在書桌前氣定神閑。沒有喧囂沒有浮躁,也沒有令人窒息的慵懶,一切都安靜而美好,仿佛世外桃源。
前排的書桌,已經坐著那個熟悉的姑娘。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平時也只有接水時,趁著路過的間隙,好奇地對望。她會不會已經有男朋友了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喜歡在看書疲憊的間隙,借著喝水的機會看一眼她認真的模樣。
或許在這書桌前久坐的同學,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不愿意被命運禁錮在某一片土壤。
我走到熟悉的書架旁,抽出前幾天剛看完的書,繼續整理筆記。昨天總結了七個小時,才寫了八頁。今天只能寫三個小時,因為下午得構思一篇文章,傍晚還得趕去遠方。
用心讀完一本高質量的書,再系統地整理整本書的筆記,遠勝過喝無數碗雞湯。可生活節奏太快,以至于很多人都成了伸手黨,不愿意經歷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我已厭倦了在快餐式的“學習”中虛度時光,這一個月以來,空閑時間都在圖書館閱讀用心挑選的一本書。書很厚,但很有意義。我一點兒也不怕讀不完,只管一頁一頁地讀,每次要離開時都在書頁邊角折一個角。
到前幾天終于全部讀完,一頁不落。于是開始從頭到尾整理筆記,同時反復體會作者的意味深長。期間發現了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細節。于是欣喜地補充到筆記本上。
一行,一行,又一行。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太快,不知不覺就看見了夕陽。不得不離開了。我把書本輕輕關上,再放回書架里。就像告別一個老朋友一樣。
走過博學樓,夕陽已經染黃了樓房,爬上百級階梯,穿過林蔭道,又聞到隨風飄蕩的桂花香。不同的是,木質地板上自由掉落的桂花,已經被風吹散到了四方。我也即將離開校園,像這離開桂花樹的桂花一樣。
對了,今天是重陽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格外讓人感傷。如果說本來就身在異鄉,那我的這次遠行,只能算從一個遠方去另一個遠方。
我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了一些行李,就立即趕去了車站。盡管人在路上,腦海里卻全是桂花的模樣。它們帶著純凈的花蕊和淡雅的芬芳,靜靜地散落在深秋的校園里,在即將枯萎的時刻留下了最后的芬芳。
地上跑著一列火車,夜空隨著半輪明月。耳機里傳來的輕音樂,和車廂里的喧囂格格不入。我坐在車廂里,就像車窗外的明月清風沉入了夜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