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劍圣喵大師
01
我的前半生前日迎來了大結局,賀涵和子君沒有在一起,他們甚至錯認了對方。
兩個曾經互相看不上對方的人,如今面對陌生人,說的卻是同樣的話,還都想去看看海。
但編劇實際上也留下了一點暗示,既然兩個人都在深圳,那遲早是會相見的。
編劇這么做,或許是為了照顧觀眾的心情,畢竟搶了閨蜜男友這件事,讓大多數人很難接受,而且還是一個如此優秀,如此仗義的閨蜜。
一開始我也討厭這種狗血設定,但做為一個心理工作者,就要拋開人物表面的關系,去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
這也是人要成長,所經歷的必經之路。
賀涵的這個角色在原著里是沒有的,編劇秦雯在一次訪談里稱,把他加入進去,是為了有一個貫穿全劇的男主角,這才能讓電視劇更有張力。
結局更是六易其稿,為的是讓電視劇不要陷入“霸道總裁愛上瑪麗蘇”的狗血套路。
從心理學角度說,一個人的情感觸發是不可控,所以我們很難愛上相親桌上,那個什么都好,家人百般稱贊的TA。
卻又不經意間,會愛上一個從未想過的人,可以為TA推翻一切擇偶條件。
為什么呢?因為人類在愛情這件事上,會觸發潛意識里很多你平日,意識不到的情結,而這些情結恰好反映了你內心最深處的欲望和需求,而你的人生總在不知不覺中,被這種需求帶離軌道。
比如,女孩的愛人,或多或少都會和她的父親有一定關聯,或是一種相似,也或是一種補充。
所以說,人類在愛情這件事上,既是痛苦也是幸福的,畢竟這條路上充滿太多未知。
雖然人物情感的觸發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情感發生之后角色的處理方式是可控的。
所以賀涵會答應唐晶的求婚,子君會極力與賀涵拉開距離。成熟的人,會有更多的方式來處理情感和理智的沖突,并在這種沖突中,更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這便是張愛玲所說的: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唐晶不懂,所以唐晶在收到賀涵的舉報信時,第一反應是用這個來攔截賀涵的客戶簽約,完全沒有考慮到賀涵。
而子君收到賀涵為她偽造的簡歷時,她的第一反應是這個要是被人識破了,會不會破壞到推薦人賀涵的名聲;顯然,她也不是那個只吃陽澄湖大閘蟹的物質女,而是一個會照顧別人的呵護者。
像賀涵這樣年薪千萬的鉆石王老五,他們最需要的東西是什么呢?
可以肯定地是,打動他們,靠的不是臉,因為花瓶并不危險。
02
張總是我的一個好友,他是一家企業咨詢公司的高級顧問,類似陳俊生和賀涵的職業。
和他在飯桌上,你絕對不會感到無聊。他不僅能隨口說出,昆明任何一個地段的商鋪租金,發展前景、甚至老板的趣聞;還能為你的投資提供有效的建議。
圍繞在他身邊的美女很多,包括很多著名交際花和網紅,可他都看不上。
在一次吃飯時,我見到了他的女友,是一個看起來很乖的女孩。據他所說,這個女孩是他從公司上萬份實習簡歷中尋找到的。
我問他:為什么喜歡這個女孩?
他笑著告訴我:她點菜時最喜歡點名字最可愛的那個!
我說:那你公司里有沒有那種韓劇女主角,一天賣萌犯蠢,時常犯點小錯誤,還總是圍繞在你身邊。你喜歡這種類型的嗎?
他說:不喜歡,第一時間開除。
我就好奇了,那他為什么喜歡點菜可愛的這個。
他笑了笑告訴我說:“看見她,我會暫時忘記獵頭公司那無休止的電話,我會突然不是那么在乎無休止的客戶之爭。
在這一行,即便你站在行業的頂端,你依然充滿無力感。而這個女孩,似乎告訴我,生活還有另外一種活法。
他教會我,時間不完全可以用來賺錢,還可以用來浪漫的浪費。”
他還告訴我,商人都喜歡去大學演講,為的是掛名個客座教授,運氣好還能泡到大學女生,他很多好友都這么做。
但張總在被商學院邀請去演講時,女孩卻為他精心制作了PPT,內容也從原來的吹牛逼,變成了系統的商業思路,還幫他補充了經典理論。
我理解張總為什么喜歡這個女孩了,因為這個女孩改變了他。
就像賀涵為什么放下手頭的工作,去為平兒過生日。賀涵也說過,比起他那個相敬如賓,家教嚴格的高修養家庭,他更喜歡子君一家吵吵鬧鬧的感覺。
可以說,子君激發了賀涵內心的某種隱藏渴望,這會形成一種依戀,最后發展成愛慕。
03
張總曾經做過職業性格測試,在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BTI)中,顯示他屬于指導型人格(INFJ),這種人格特征又稱為咨詢師人格,據說麥肯錫公司的許多咨詢精英都屬于這樣的人格。
這種人格的特點就是外冷內熱,他們喜歡給與別人建議,具有優秀的溝通技巧,默默影響著周圍的人。
他們擁有很強的洞察力,能夠清晰地找出思想、物質之間的意義和聯系,在實現自己的目標中果斷和堅定。往往智商都很高,在人群中大概占到百分之一,通常是社會的精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鉆石王老五。
但這樣性格的人,是有軟肋的。
研究表明,他們討厭與人爭吵,他們選擇幫助和培養人,目的在于能從被幫助者身上獲得認同感。
他們對自己和他人有較高要求,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要求自己的伴侶必須理解親密關系的終極意義——即我塑造了你,是為了讓我有個歸宿。
他們尋求并增進熱切且有意義的情感關系。在多數情況下,這是積極地特點,但有時卻對INFJ不利,他們可能因此養成從一段關系轉向另一段關系的壞習慣,總是處在尋找更為完美的伴侶狀態中。
也就是說,他們容易從失戀中恢復,也容易移情別戀,就像作家能輕易撕掉不滿意的作品,開啟新的篇章。
心理學經典效應中,有個著名的人叫皮格馬利翁,他是一個塞浦路斯的王子,他不喜歡凡間的女子,為此他決定雕刻一個愛人。最終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并讓他們結為夫妻。
對于皮格馬利翁而言,他人生最失敗的地方莫過于,他的作品反過來對抗他,他傾注一切希望打造的人,最終走向了歪路。
顯然賀涵就屬于指導型人格,但他無比失望的一點,他之間的得意作品唐晶,已經在用一種暗渡陳倉的方式在反抗他,甚至唐晶為了超越賀涵,似乎有點不擇手段。
比如在17集里唐晶生病的時候,賀涵看到唐晶把辦公室搬到了家里,其實他是很不悅的,不僅唐晶是在糟蹋自己的身體;其實賀函的內心更愿意的是,唐晶能夠放下一些工作上的事,把精力轉移到建立親密關系上來。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洛·梅有一句經典的話,是關于指導性人格的愛情的。
愛意味著敞開心扉面對正面及負面的事件;敞開心扉面對悲傷、憂愁及失望;敞開心扉面對快樂、滿足及眾多我們之前未知的可能性。
04
電影繡春刀里有一句臺詞我非常喜歡:從此,我用一把刀護你周全,你用一支筆繪我平安。
年薪百萬的男神想的是什么?歸屬感和分寸感,羅子君那種相對的進步,卻又界限分明的溫軟。
比起唐晶極強的事業心,他們更在乎一種蟄善而居的生活態度,他們清楚地知道,缺乏愛的意志將變成一種操縱,而缺乏意志的愛,講變成一種無謂的傷感。
人處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否真實,只有敏感得能夠穿越暖昧的心靈沖突的人,才能以一種深沉的形式來呈現我們的世界。
“時刻心系客戶,體驗他們的悲觀和快樂的情緒,與他們站在同一戰線上。”我想,賀涵這句話不僅僅是生意經,更是男神們的感情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