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了合適的人,然后相伴到老。
荔枝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豐收采摘完,在寧靜的午后,迎來了剪枝的人,然后全新開始。
剪枝是個技術活,很重要。
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枝、纖細枝、陰枝、枯枝等均需逐一剪除,以減少營養消耗,使荔枝樹形美觀,長成豐產樹冠,為來年打下基礎。
“舍”是另一種“得”。
荔枝每年要有一次“大舍”,來年方能“大得”。
剪枝前,茂密成林。
剪枝后,枯枝滿地。
剪枝是個時令活,也很重要。
每年在荔枝采摘結束后的第7天左右,是荔枝枝條抽新芽的最佳時期,早7天或者晚7天,將直接影響來年的開花結果。
剪枝完工后,再過2周左右,荔枝園便是夏日里的“春天”了,一切又欣欣然起來。
重新長出的樹梢
一枝兩枝三枝四枝
人到哪,跟到哪,不用喂的“小雞”
生機勃勃的小園全景
為防止害蟲偷襲新樹芽,對新梢抽生期間的保護工作就格外重要。通常新梢展葉0.5~1cm寬時噴第一次藥,每隔7天再噴一次,直至葉子變老。
那日噴完藥,坐在小屋前,望著白云飄過的藍天,那個困惑多年的問題突然就有了答案:
為什么同樣的果園,同樣的荔枝,同樣的土壤,同樣的工序,每年到收獲的時候,總是結不一樣的荔枝,出不一樣的產量,賣不一樣的價格。
原因也許就在于“總指揮”的如下特質: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學習學習再學習。
總結總結再總結。
日積月累,便形成了體系化的荔枝種植知識,并指導他做出更好的決策并最終帶來了不一樣的收獲。
萬物互聯,
“悟”有時也是一種生產力。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愿所有的人兒,在歷經千帆后都能“開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