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從時間流的概念出發,提出在三種不同社會的時間管理法:
1.原始社會:天人合一,人們一般承擔著不同角色,早上干活,晚上回家。累了便歇,不累便做,沒有時間感,也沒有職業倦怠(就像心跳);
2.工業時代:要求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就像是機械化馬達);
3.互聯網時代:a.永遠在線,隨時干擾或被干擾(時間不可控,碎片化);
b.信息變多,閱讀變淺,越來越少的時間來判斷信息是否有用;
(就像是重金屬音樂、交響樂);
如果我們想完成從單機到聯機的狀態變化,需要具備以下3種能力:
1.碎片整合:找到碎片間的聯系,整合到一起解決問題;
2.單線程到多線程:在后臺有多線程運行,但前臺卻可以保持單線程運行;
3.迅速做出決定:通過信息,感受,思考和決定,迅速做出決定的能力;
每日精進:
1.3種能力上,碎片整合能力應該算4分,單線程到多線程的能力應該算5分,迅速做決定的能力應該有6分。
2.在生活中,最困惑我的時間問題是如何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之前是總覺得自己每天都是瞎忙,忙的沒有什么價值。但后來換了全新的環境后卻覺得每天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我覺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職業定位沒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