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個體(七)提升自我效能

本周主題介紹的三個主題分別是:


一、3種碎片化管理方法;

二、加減乘除4種高效能策略;

三、超越碎片化時間。

一、3種碎片化管理方法

當我們在談時間管理的時候,需要先明白一下時間流的概念。

1、農業時代的時間流: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工業時代的時間流:在同一時間同一個地點重復做同一件事;

3、互聯網時代的時間流:永遠在線,隨時干擾;信息變多,閱讀變淺。

大部分人還在用工業時代的方式,管理在互聯網時代的時間。

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需要3種能力:

1、碎片整合能力

現在,我們每天收集到的信息充斥著大腦,亂糟糟的,根本沒法理清思路。我們的大腦是亂的,做事情也一定是凌亂的,我們就需要一種整合的能力。

所謂的整合就是找到碎片化信息直接的聯系,形成系統框架,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頭腦風暴發散思維,最后通過腦圖、結構化思考整合成方案。

思維導圖就一個不錯的整合工具。

2、單線程到多線程能力

計算器與計算機的區別是:

計算器是單線程,一次只能計算一個,計算下一個就要按C清零。

而計算機是多線程,它可以一邊計算,一邊做程序開發,一邊看電影,一邊下載美劇。

雖然計算機是多線程,但當前激活的窗口只有一個,我們可以在多個任務中切換,但仍然需要保持專注在手頭的這個任務上。

多任務后臺處理,單任務前臺關注,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事件處理的第二項能力。

3、放空能力

在這個時代為什么我們越來越糾結,越來越難以作出決定?可選擇的多了。

做決定是個內在的U型結構:信息-感受-思考-決定

只有放松下來,放空,讓信息和感受進來,然后才能啟動思考程序。

如果把人比作一臺電腦,每個人都需要從單機版電腦進化成一臺聯機版電腦。這需要三種能力:磁盤碎片掃描、多線程處理能力、內存清理能力。

二、加減乘除4種高效能策略

怎么在碎片化時代利用好時間呢?古典老師提供了四種策略:加減乘除。

1、加:增加碎片時間價值

之所以發生碎片式浪費,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用這些碎片時間來干什么,在沒有安排的時候,最簡單的默認選項就是刷微信、刷微博、逛淘寶。

如果我們知道碎片時間可以用來做什么,就不會頻繁刷微信了,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列好一個“碎片時間清單”。

2、減:減少切換成本

一份報告《被打斷的程序員》對來自86位程序員的1萬份編程情景進行了記錄并研究。

在代碼編輯工作被打斷后,程序員需要10到15分鐘來重新開始。

在編輯方法被打斷后,程序員只有10%的概率會在一分鐘 內繼續工作。

程序員可能每天只有2小時的連續時間未被打斷。

15分鐘的代價是1小時。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集中所有需要切換的動作,盡量一次性解決,降低“切換成本”。

古典老師介紹了他的方法,列出經常遇到的場景:@老板、@外出、@電話,凡是在這些場景下解決的事情他都列在一起,當需要處在這個情境下的時候,他會把所有的事情一次性搞定

這樣他的時間就變成了這樣:

3、乘:多線程疊加效率

“兼做套種”是農業上常用的一種科學種田的方法。人們在實踐中發現,連續幾季都種相同的作物,土壤的肥力就會下降很多,因為同一種作物吸收的養分是同一類,長此以往,地力就會枯竭。

人的腦力和體力也是這樣,如果每隔一段時間就變換不同的工作內容,就會產生新的優勢興奮灶,而原來的興奮灶則得到抑制,這樣人的腦力和體力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調劑和放松。

具體我們可以這樣做:

按抽象與形象來分配時間:獨立思考分析一段時間后,畫畫思維導圖;

按研究問題的不同角度:自己思考一陣子后,再找3個人一起碰撞;

按動靜交替分配時間:坐著工作45分鐘后站起來休息,甚至Keep一下;

體力與腦力互相交替分配時間:工作之余打掃衛生洗衣服。

4、除:主動把任務碎片化

將工作拆分為思考和執行,可以在吃飯或者走路時花幾分鐘思考,然后再花幾十分鐘整理并寫下來。即利用碎片時間思考,利用大塊時間執行。

三、超越碎片化時間

古典老師提供了3種策略超越碎片化時間:

1、抵御干擾

干擾分為兩種:內部干擾和外部干擾。

抵御內部干擾的一種方法是“念頭收納”,即把腦袋里想到的事情都寫在旁邊的紙上。

另一種方法是“三秒禪”,即當你在專注后準備離開情境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先讓自己停3秒再行動,很多沖動就會慢慢降低下來。

應對外部干擾的策略有:

電子靜默:主動關閉大部分的手機和桌面推送;

物理隔絕:盡可能讓自己待在一個不被干擾的空間、時間;

調整期待:不要對方一說話就馬上回復,但是每次都留出足夠的時間處理,重要的事情直接電話,養成大家對你的好期待;

學會拒絕:學習溝通技巧,懂得拒絕、協商、中斷和管理各種關系。

2、投資時間,獲得自由

脫離碎片化時間的第二個思路,是持續正確地投資自己的時間,讓自己脫離“為了時間賺錢”的狀況,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把時間投資在能超越別人的優勢上,而不是覺得什么能力有用就去學。了解自己的優勢和才干,投資優勢而不是劣勢。

投資自己的優勢,投資外界趨勢,先讓自己有自由選擇的自由職業態,才是超越碎片化時間之道。

3、為自己設定一個主題

如果你身邊有太多太多碎片,也許是因為你缺乏一個人生主題。喬布斯說:連點成線,當你找到一個人生主題,一切碎片化的信息就突然變得有意義了。

總結一下:

1、每個人都需要進化出三種能力:碎片整理能力、多線程處理、內存清空能力。

2、4種碎片化時代的時間管理方式:

???? 加:提前列出“碎片化時間清單”,增加碎片化價值

???? 減:把同樣場景的碎片化任務放在一起處理,減少切換成本

???? 乘:疊加不同類型工作,形成疊加效應

????? 除:主動把大任務拆分成碎片化任務

3、三個策略超越碎片化時間:

??? ? 第一個策略:摒除干擾。內部干擾采用念頭收納和三秒禪,外部干擾采用電子靜默、物理隔離、管理期待和善于拒絕。

????? 第二個策略:通過持續投資優勢和趨勢,讓自己進入自由職業態,創建系統甚至投資。

????? 第三個策略:創建一個人生主題,連點成線,吸附碎片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